当前位置:主页 > 500强 >
    腾讯云与阿里云争爱工业互联网
      时间:2017-03-03 10:49 作 者:

  近年来,物联网高歌猛进,美国有“工业互联网”,德国有“工业4.0”,我国也有“中国制造2025”,这背后都是云计算、大数据。据波士顿咨询报告,单单中国制造业,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就能为其带来高达6万亿的额外附加值。

  国内外巨头纷纷驻足工业互联网,国外如亚马逊AWS、微软Azure,国内则是三大电信运营商、百度云、华为、金山云等,其中腾讯云、阿里云最甚,还拉来了传统制造大佬,比如腾讯云与树根互联联合推出了“根云”,阿里云与徐工共同搭建“徐工工业云”,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她们两是如何做的?

  阿里云:分篮子放鸡蛋,广散网求鱼上钩

  短短几年间,阿里云在工业制造领域已投出多子。

  比如2014年12月,中国石化与阿里云展开了云平台建设合作,并在2015年2月份开通搭建在阿里云上的石化专有云,同时开始承载电商等业务系统。

  2016年1月开始,阿里云推出大数据平台“数加”,并在广东云栖大会上宣布为制造业转型智能制造提供技术与人工智能支持。

  2016年6月,阿里云与徐工集团联合共同搭建“徐工工业云”(XCMG-Cloud)。

  与此同时,阿里云还参与共建国家工程实验室,此外,阿里云与协鑫光伏、比亚迪、中石化、12306、海关、国家电网等一系列工业制造企业和政府机构也有合作。

  这不知道阿里云是在到处秀肌肉,还是“病急乱投医”,不过确实能看到阿里云对工业制造有多痴心,看起来这一切的工作都是阿里云在为自己成为继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之后的全球第三大云计算服务商,形成“3A格局”(AWS、Azure、Alibaba Cloud)在努力,只是目前从体量上来说,和前两者还有较大差距。而且阿里云一直在试图发挥自己在电商上的优势,并整合所有产业链,和阿里在其他领域的买买买一样,光靠合作收购就真能赢得天下?

  腾讯云:一个萝卜一个坑,步步为营

  相比于阿里云2009年进入云计算领域,腾讯云慢了点,2013年全面开放、2015年决定全面发力云计算。

  现在看腾讯云在工业机械上的发力有点不太像腾讯的常规打法,这一次腾讯云全力押注在树根互联联手打造的“根云”平台上(也许后面会继续开疆拓土),树根互联是由三一物联网团队创业组建,也被寄托着三一重工的转型重任。“根云”算是第一家纯本地化的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对外输出的产品分为几个层级:

  底层,物联接入层,让大部分工业企业还没有联网的设备,也就是哑机器,通过“根云”传感器把数据采集上来,再通过通讯传到云上。

  第二层,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腾讯云在此担当重任,充分发挥其公有的IaaS层和PaaS层的能力。

  第三层,工业特定的PaaS层,“根云”建机器模型,基于机器的数据模型优化机器全生命周期的运营。

  第四层,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做应用,“根云”提供整体智能服务解决方案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包括智能机器解决方案。

  最上一层,基于机器数据的UBI保险产品。

  这种矩阵式产品实际是对准三类客户:工业企业、小规模行业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及政府,如今政府抓智能制造的力度非常大,他们希望有平台能够支持当地的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看,腾讯云与树根互联联手打造“根云”平台,优势在于:一、政策,国外的云计算要进入本土很难,二、树根互联有三一重工背景,在产品的研发上应该更懂中国本土企业,三、价格便宜。

  腾讯云与树根互联的合作,看起来一个拥有开放的平台和渠道,一个拥有过硬的技术,一起来创造“端到端”的价值输出。只是这需要一个过程,即便腾讯拥有最丰富的互联网用户服务资源和经验,也有从PC到手机的完整业务线,但传统工业转型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

  不过腾讯云的云服务最初从IaaS出发,接着又快速拓展到更高级更贴近业务的PaaS和SaaS层面,同时引入各行各业的服务商,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更完整的云服务。看来腾讯云是准备打一场硬仗,持久的拉锯战。

  当然,现在来说,无论是阿里云还是腾讯云,他们在工业制造领域都不能说已经占有绝对主导权,至少得问问那三十几万家制造企业。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