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退出中国市场七年之久后,谷歌回来了。它的这次“回归”打的却不是搜索引擎的旗号,而是——人工智能(AI)。
谷歌正在积极地推广其开源人工智能软件库TensorFlow,使其更易于构建AI系统,成为在全球最大在线市场搭建业务联系的一种方式。将其AI业务整合到世界最大的在线市场中,与此同时,谷歌母公司Alphabet正在中国地区招聘更多的员工,进行潜在的AI投资。
“中国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因为它是迄今为止唯一最大的同质化市场。”曾任谷歌大中华区总裁的李开复称。
谷歌在中国更加活跃,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一定就更有利可图。该公司的主要机制是实现其AI工具,即云计算业务,中国的开发商无法在不翻墙的情况下访问外网,这形成了一定障碍。此外,谷歌还面临着来自BATJ四巨头的本土竞争,主要来自搜索引擎百度——双方在语音控制扬声器、自驾车等配套基础工具方面一直争执不下。
谷歌显然有兴趣点燃在中国的业务,它瞄准的是中国的学术科研机构和科技巨头。2010年退出后,它尝试了好几条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路径,但都败兴而归。
在过去一个月中,几位谷歌的美国工程师在北京和上海的推介会活动中至少举行了三次详细的简报,介绍TensorFlow。
最新的策略与谷歌CEO皮查伊的口号相吻合,即Google将以“AI-first”的身份重新定位网络服务,这个网络服务可以从屏幕上输入重新定位到与各种设备之间的对话。
Google于2015年开始免费提供的TensorFlow是一个基石,用于各种感知和语言理解任务的机器学习。与其相关的一些工具已经变得非常受开发人员和启发的模仿者的欢迎。目前,谷歌的TensorFlow系统在美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在Airbnb、eBay、Snapchat等公司用于AI技术的开发。今年,谷歌的云服务还开始租用了针对TensorFlow优化的新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