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500强 >
    知乎寻找“问题”
      时间:2019-05-16 12:17 作 者:

  五四青年节前,知乎召开了一场 " 新知青年大会 ",主题为 " 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 "。从 2011 年 1 月正式上线,到 2019 年 1 月,知乎用户数突破 2.2 亿。这些数字背后是用户的好奇心,通过提问、回答、浏览、点赞、评论等一系列行为,知乎催生了一个丰富的内容世界。
  如其早先宣传口号:发现更大的世界。一定程度上,知乎已经做到了。不过与此同时,知乎也不再是早先的 " 精英 " 形象。用户想看新知,但渐渐这个社区被指责为 " 分享你刚编的故事 "。
  在信息急剧膨胀,各种文章无处不在的时代,优质内容成为稀缺品。这是知乎的机会。但随着对外开放注册,用户数量激增,问答内容质量下降也成为难以避免的问题。知乎曾是娱乐化潮流中的异类,然而其娱乐化成分同样越来越多。
  通过书店、Live、圆桌、专栏、付费咨询等服务,这一问答社区连接内容的供给两侧,而面向未来,如何持续有效地输出优质内容,成为它必须面对的考验。用户到知乎提问,而知乎也要给自身问题寻求答案。
  如同它现在的开屏标语所说:" 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 "。

  大知乎
  " 大 " 是当前互联网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后的必然选项。周源提到,成立 8 年,知乎已经从一个小社区成长为大社区。
  以前的小社区概念,局限于知乎公司,其组成包括知乎社区、商业广告、会员等,而在大社区概念中,知乎二字超出公司范畴,将知乎公司、品牌、媒体、UGC、政府机构等诸多元素囊括起来。这种变化,可说是知乎多维度膨胀后的必然结果。
  截至今年 1 月,知乎用户数达 2.2 亿,累积问题超过 2800 万,回答达到 1.3 亿,几乎涉及生活方方面面。在机构账号方面,知乎机构号用户超过 3 万个,覆盖科学技术、心理、生活消费、医学、娱乐等数十个领域。2016 年,魏则西事件在知乎充分讨论而后引发全网热议,见证了知乎在社会事件上的影响力。而从娱乐话题的高关注度和业内人士入驻,可以看到知乎对娱乐圈的影响也与日俱增。
4 月 29 日,也就是知乎新知青年大会召开后的第二天,一个 " 身为男生喜欢梁静茹正常吗?" 的问题下,梁静茹本人现身作答,瞬间获得大量知乎用户刷评论打卡," 趁没火挤前排 "。目前该回答下评论超过 4000 条,点赞数达到 3.4 万。不出意外占据了全部回答中的最高位。

  知乎体量愈大,而大知乎的良性发展,没办法单靠公司来支持。周源表示 " 要建立知乎特色的社区生态 ",对外进一步开放、拥抱。" 只有与更多的社区角色携手,才能实现从小社区到大社区的跨越,才能让知乎社区具备蓬勃的活力,具备长久的繁荣。"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知乎不断扩张,但平台与用户的关系并不总是和谐。如果说知乎对外最引人关注的资源是优质内容,那么能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的用户就是知乎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然而自创立至今,知乎已经有过数次大 V 出走风波。

  从 2013 年 3 月向公众开放注册,知乎用户数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从 40 万飙升至 400 万。快速膨胀之下,知乎整体内容质量下降,社区氛围变化变化。新进入用户与老用户之间产生摩擦,而知乎在运营上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原本知乎提倡理性探讨,但用户激增后出现恶语攻击,部大 V 用户疲于应付,选择离开。在知乎用户讨论为某位大 V 为何离开的问题下,最高赞答案直接写道 " 被喷子们的言论逼走 ",并且指出," 他不是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人。" 两个月后,2014 年 4 月 19 日,知乎大 V 张佳玮表达了对审核机制的不满,一批大 V 集体出走。
  当时知乎联合创始人张亮和周源先后发声回应,称对知乎产品做出改进。周源撰文表示:" 我们在乎每一个人,无论是高质量内容创造者还是一个普通的读者,你们每个人的意见我们都铭记在心 "。而在此次新知青年大会,周源提出,要将社区用户、媒体、商业机构视为长期利益共同体,按照合理的机制和形式分享收益。

  平衡术
  作为日渐庞大的问答社区,知乎必须平衡好方面关系,包括平台与用户间的关系,也包括用户规模与整体内容质量的关系。
  " 我现在都当故事会去看 ",对现在的知乎,老用户木于给出这样的评价," 很多用户是想来这看高质量内容的,结果越来越水 "。早先知乎用户 " 海贼 - 王路飞 " 一人分饰 244 角引起网络热议," 分享你刚编的故事 " 也成为知乎的一个标签。
  内容的质与量难以兼得,对任何平台都是如此。木于对知乎的变化表示理解," 为了用户规模和商业化,没什么办法 "。知乎能做的是尽可能平衡。实际在 2017 年 9 月,知乎个人注册用户总数就已超过 1 亿,之后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用户数能够翻倍,可见知乎仍在高速扩张阶段。这种野蛮生长,必然给运营带来很大压力。而刚刚过去的新知青年大会上,知乎提出了 " 共建、共治、共赢 "。
  " 大社区 " 知乎,更需要借助用户本身的力量来维系生态的健康发展。
  共建方面,知乎推出 " 专业徽章 ",通过平台与用户对内容专业度的共同评定,得到 " 专业徽章 " 的回答,会贴上特殊的金色标识,纳入到回答排序及分发的算法中,得到更广的传播。
  共治方面,平台将推出 " 众裁 " 制度。根据官方介绍,针对一些争议性内容,知乎会引入用户参与其中,借助用户的主流认知和社区认知实现校准,提高用户在社区事务中的参与感,同时解决治理团队能力无法覆盖的专业领域纠纷。
  在扩大收益方面,知乎推出多方式组合收益、高优先级推荐和专属制作人支持三项扶持计划,通过榜单评选、算法推荐、专属内容推广、商业化合作等多元化工具和场景,让优质内容创作者获得更多尊重、服务及收益。
  周源表示,共建、共治、共赢是知乎内容生态构建的核心目标,最终指向了知乎的使命,提升知识生产和消费的效率,让每个人高效获得可信赖的解答。
  在知乎诞生前,百度知道于 2005 年发布。相对于后来者,百度知道的覆盖范围更为宽广,用户基础更为庞大。据官方数据,在2005 年 12 月,百度知道解决了第 100 万个问题。此后百度知道还推出 " 网友专家 " 计划,鼓励有专长的用户产出高质量回答。对于专业内容,市场已经给出服务,知乎脱颖而出,优势之一,在于效率。
  将知道与知乎作比较,后者优质内容恐怕未必比前者更多,但后者的内容更为集中,适宜用户泛泛浏览,并且能够让用户产生 " 有所收获 " 的心理。知乎上有一道近 6000 人关注,浏览超 300 万的问题—— " 八岁开始刷知乎,刷到二十岁时,知识量能达到什么水平?" 在其他平台,这种问题难以出现。
  虽然高赞回答基本是对提问者的调侃,但上述问题能被提出本身,和它获得的广泛关注确实反映出知乎的一种特点,即一部分用户将 " 刷知乎 " 作为获取知识的途径,将之与其他平台划开界限,进而萌生出某种优越感。
  综合来看,知乎用户对拓展认知有明显诉求。要满足这种诉求,单单输出优质内容不够,还需要保证输出效率,和整体内容质量的水准。而这必须激发更多用户输出的自主性。如同 B 站依赖 UP 主一样,两家平台的长期发展都必须保证让输出优质内容的用户获取一定的回报。
  周源表示," 不管是社区、用户还是机构、品牌,大家是基于社区连接在一起的长期利益共同体,大家各尽其力,共同为社区作出贡献,也应该按照合理的机制和形式分享收益。"
  知乎需要不断改善规则,以协调各方利益,才能更有活力地扩张下去。

  找问题
  在新知青年大会,知乎披露的数据不多,不过其中一组数据的对比值得留意。即,2.2 亿的用户对应的回答却是 1.3 亿,由此可以看出,在用户之外,如何调动已有用户参与到社区生态建设中,对知乎更具备现实意义。
  在 2014 年 8 月,程序员问题优秀回答者苏莉安发表过《第一次民间版知乎用户分析报告》,当中统计了 350.7 万用户,发现他们提出了 138.1 万个问题,撰写了 506.5 万个答案,发表 2.1 万篇专栏,获得 4185.6 万个赞。也就是说,当时回答数约为用户总数两倍,现在回答数却仅为用户数的二分之一。随着知乎发展,更多比例的用户成为看客。
  这种现象并不意外。扩张后的知乎用户,早已不能维持此前的 " 精英 " 形象。如果强调内容质量,能做输出的用户只会是少部分。
  不过,知乎在强调专业性的同时,其容纳的内容实际也愈加丰富多元。知乎强调知识,但实际知乎之 " 知 ",更多是经验、分析、故事、观点。在知乎热榜常常占据高位的社会类、娱乐类、体验类问题下,输出的内容往往与通畅理解的知识并不相符。
  在比较百度知道与知乎的不同时,知乎网友 " 达文西 " 提到,知乎的提问题根本不是问题,更多时候只是 " 一个话题 ";知乎的回答根本不是答案,更多时候只是 " 一些观点 "。他总结道," 有确定的标准答案 " 的知识性问题适合去百度知道," 见仁见智,可以各抒己见一起讨论 " 的经验性问题适合到知乎。
  从这一角度分析,知乎内容维度的不断扩张就成为必然,其容纳问题的上限大大延展,即便并非知识精英,普通用户也可以输出好的内容。在问和答两个方面,都存在极大空间让知乎去调动用户参与内容建设。尤其是 " 问 "。
  新知青年大会的主题是 " 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 ",知乎发布的全新品牌片和 App 开屏广告也体现了这句口号。知乎还明确提到," 有问题,上知乎 "。
  从 2016 年年中开始,知识付费形成一轮新的创业风潮。知乎提供了书店、Live、付费咨询等一系列服务,但就商业化来说,重点还是在原生广告、展示广告等方面,而这关联的还是用户规模和平台整体内容生态。而知乎的一切内容,都是由问题而来。除了完全对标知乎的悟空问答外,没有哪家平台更重视 " 问题 ",需要 " 问题 "。
  知乎此前的口号是 " 发现更大的世界 ",要发现更广大的世界,就需要更多元的问题。周源也提过,知乎对问题不会做规划,不设边界。
  周源曾对新浪科技讲述对好内容的理解,在他看来,好内容可以细化为 " 有用有价的信息 "。人整个的成长过程中,无论工作与生活都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些上面所有能够被成为 "question" 和 "problem" 的东西,如果能够得到解决解答,就是有用的。并且 " 有用 " 还包含人在情感方面的愉悦和提升,关于情感、娱乐话题的讨论,也能帮助用户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
  新知青年大会上,梁文道出席并发言。他提到,现在是一个答案唾手可得的时代,有太多人不是 " 有问题的人 ",而是 " 认为自己有答案的人 "。知乎要做的,是在一个看似没有问题的社会,培养更多 " 有问题 " 的青年。
  知乎需要找到更多提问者。如果 " 有问题,上知乎 " 的印象可以扩散到更广大群体并被认可,那么它的未来之路也才长远。对这一问答社区来说,可以说,问题本身就是它的答案。
 

(钛媒体)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