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IT > 应用 >
    金融科技商业创新的15年:智能生活蝶变
      时间:2020-09-23 08:01 作 者:

  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淘宝网横空出世,开启了引领商业生态从线下到线上的变迁。

  2020年,又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支付宝迎来了创立15年来最为重要的一次改版升级,Slogan从“支付就用支付宝”变成了“生活好、支付宝”,定位也从金融支付平台全面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

  “支付宝升级成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就是要打造服务业数字化的‘新基建’。”谈到这次转变,蚂蚁集团CEO胡晓明这样说。

  而支付宝的成长轨迹只是金融科技商业创新15年历程中的一个缩影。从“不相信网络支付是否安全”到“码上生活”,再到“刷脸吃饭”,金融科技产品迅速迭代进化。在此期间,智能理财、互联网保险、大数据征信等基于金融科技的应用不断改变着社会生活,金融科技风起云涌。

  正如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温信祥所言,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型支付科技的发展,除了推动社会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以外,也在推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上发挥了更大作用。特别是移动支付的普及,带动了我国移动电子商务、餐饮外卖、共享出行、O2O等一大批新业态的产生,这些新业态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也改变了产业结构。在部分地区,这些新业态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移动支付15年蝶变

  时间追溯至遥远的2003年,大学生焦振中看上了淘宝的一个二手相机,通过淘宝担保交易(支付宝前身)进行支付,与远在日本的卖家完成了一笔跨国网购,开启了移动支付先河。

  此后十几年间,移动支付非常迅速地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从场景之争到生态之争,移动支付服务供给体系更加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服务场景广泛覆盖交通、餐饮、零售、教育、医疗、公共缴费等百姓生活密切相关领域。

  2010年前后,智能手机迅速普及,互联网支付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整体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规模4120亿元,其中互联网支付占96%以上,手机支付只占3%多一点,而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55.4万亿元,其中支付宝和财付通两大寡头占据93.7%的市场份额。

  在移动支付商业创新中,二维码占据了重要地位。几年来,二维码支付遍布大街小巷,许多路边小店都放着一个收款二维码,顾客“扫一扫”即可付款。

  2019年1月,中国银联发布的《2018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国内已经有5.7亿人在使用手机支付,其中二维码是目前最常使用的移动支付方式,占比超过80%。

  在撬动C端市场后,移动支付的场景争夺也逐渐从商家付款拓展至公共交通等多个领域。央行数据显示,移动支付商户超过2100万户,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广泛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已覆盖29个城市地铁、96个重点城市以及逾千个二级地市县区公交系统,支持1656所高校、200多个城市共2000余项公共事业缴费项目使用移动支付。

  继二维码支付后,刷脸支付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支付战争”,趋势难挡。2018年12月,蚂蚁金服首次推出刷脸支付产品“蜻蜓一代”,4个月后“蜻蜓二代”问世,到2019年9月,新一代基于线下消费场景的“蜻蜓Plus一体机”与“蜻蜓Extension分体机”全面进入市场。

  微信支付、银联的刷脸支付产品紧随其后。2019年,微信支付正式发布搭载扫码器、双面屏的“微信青蛙Pro”。2019年10月,银联全面推出“刷脸付”产品“鲸鱼”。

  从推动刷脸普惠、提升收银效率到推动商家收银台的数字化营销,再到商家全面数字化经营与服务的平台,支付行业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人脸识别行业发展现状报告,到2022年,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75.95亿美元,增速达每年20%,如果人脸识别能够顺利在国内大规模推广,这一市场未来的想象空间可能进一步扩大。

  重构财富管理市场

  “我最近像追剧一样在支付宝里追理财直播。”家住上海川沙的张先生,退休后习惯了定期去附近的银行网点了解理财信息、购买理财产品,最近因为疫情不能出门,在儿子的指导下发现了这个新乐趣。

  这场疫情成为线上场景对线下场景加速替代的“催化剂”。以银行业为例,“非典”时期,客户网点拜访率大幅下降,促进了电子银行的发展。此次疫情,也使理财产品的投资方式发生改变,传统线下营销活动逐渐向线上转移,不少银行开始指导客户使用手机APP购买理财产品。

  来自支付宝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至今,有近百万人次在支付宝里观看了各大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理财大咖们推出的一系列理财直播,人数较节前增长了63.8%。

  实际上,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影响下,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带来的技术进步早已给金融行业带来深远影响。

  2015年起,智能投顾开始陆续受到中国市场的关注。2016年,招商银行推出智能投顾产品“摩羯智投”,智能投顾开始获得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机构全方位资源倾斜。

  彼时,金融机构布局智能投顾,主要聚焦优化资产配置,通过新技术优化投资标的;通过大数据精准追踪客户行为,精准匹配客户投资诉求和痛点问题,实现“千人千面”精准运营。

  与此同时,用户理财的趋势也在发生着变化:销售之外,服务已经成为用户的刚需。智能科技的不断进步正让财富管理从服务20%的高端用户走向服务80%的普通大众,以期改变投资者众多、投资顾问匮乏等行业长期存在的发展瓶颈。

  蚂蚁集团数字金融事业群总裁黄浩表示:“我们将与金融机构一起,让所有用户享受到过去只有20%的高端用户才能享受到的理财服务。”

  以支付宝为例,目前其已与超过300家基金、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展开合作,除了接入存款、养老险、银行理财等全资管品类外,还搭建了丰富的服务场景,用户在理财的任何阶段都能够获得专业机构、理财专家、社区内容等提供的针对性服务。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运营,以及AI技术的应用,财富领域“人、货、场”正在重构。

  数字技术推动普惠增长

  在金融科技的众多火热概念中,比起智能投顾、区块链,大数据风控显得更接地气。

  在现有金融体系中,“融资难、融资贵”是困扰中小企业的一大痛点;“排队时间长、办事效率低、收费不合理”则被用户吐槽为传统银行的“三宗罪”。

  马云曾回忆创业初期的贷款难:“我那时候创办一家小企业‘海博翻译社’,为借3万块钱,我花3个月时间,把家里所有的发票凑起来抵押,还是没有借到。”

  随着金融科技的强势来袭,传统金融业掀起了一场变革浪潮,从投资理财到融资借贷,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从支付、借贷、风控、大数据、智能化、信用评级等多个领域切入金融行业,金融新生态逐渐重塑。以前,小微企业难以提供合格的抵质押和担保物,信用度较低,投资风险较大,金融机构在给小微企业授信贷款时较为谨慎。而在数字经济时代,商业银行大量运用数字技术,小微企业服务的效率正在提高。金融服务变得易获得、可负担、可持续。

  数据无处不在,关键看如何挖掘,针对普惠金融领域的大数据征信应用,业内人士曾这样认为。

  比如,可以通过所掌握的结算现金流数据以及行为诚信的情况,给小微企业放款,克服对抵押物的依赖。以网商银行为例,基于长期积累的风控技术能力、用户通过使用支付宝而产生的交易数据,网商银行建立了包括10万项以上的指标体系,100多个预测模型和3000多种风控策略的体系。这些风控技术,一方面可以让小微企业和经营者不用担保和抵押,凭借信用就能进行贷款,另一方面,将网商银行的不良率控制在1%左右。

  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化演绎,金融科技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的优势也愈发凸显。今年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用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开展相关服务、发展数字经济被摆到重要地位。

  得益于智能化风控管理,传统金融机构在保障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提供了新动力。比如,建设银行按照贷前贷后一致性原则,综合大数据、行为评分卡技术和风控专家经验,创新数百个模型,将风险底线和风控标准嵌入系统,从客户准入、产品的精准适配,到风险预警、全天候实时监控等全过程跟踪,建立普惠智能风控体系,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人工判断防范风险的做法,不良贷款率由过去的超过4%到目前新模式下新发放贷款的不良率不到1%。

  数据正成为金融科技商业创新中关键的生产要素。罗汉堂2019年《数字技术与普惠性增长》报告指出,中国在移动支付领域领先世界。多达12.5亿的互联网用户中,绝大多数都使用移动支付和免费的个人转账业务。商家仅需支付0.6%的手续费,属于全球最低水平。基于丰富的信息和人工智能算法,金融科技企业可以准确实时评估风险,其欺诈损失率远低于传统银行卡。成千上万的初创企业享有获得无抵押贷款的机会。

  上述报告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在中国迅速发展,包括支付、贷款、财富管理和保险等。2011年,除个别发达省份外,中国多数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水平较低;2014年,绝大多数地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发展起来;2017年,大多数区域普惠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继续缩小。

  数字技术正成为普惠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