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东北 >
    东北振兴中的沈阳担当
      时间:2017-11-15 13:06 作 者:

  11月14日,记者从北方重工集团获悉,北方重工在隧道施工领域,特别是在硬岩掘进机技术领域一路领先,已为引洮、辽西北引水以及中东、悉尼等国内外隧道工程提供了大量硬岩掘进机,取得了国内同行业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开展产业集群规划建设,振兴实体经济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着力”、“三个推进”重要论断的有力抓手,是壮大城市经济规模,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充分说明了振兴实体经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性。

  同时,开展产业集群规划建设,振兴实体经济也是中央7号文件、国发28号和62号文件、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文件的精神所在。

  日前,本报记者采访发改委相关专家对《沈阳市加强重点产业集群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进行解读。

  明确产业集群规划建设总体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振兴实体经济工作,在多次调研和讲话中为东北振兴破题,要求我们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决心振兴辽宁工业,再创辽宁工业辉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十九大背景下的沈阳振兴破题,为东北振兴背景下的沈阳发展指明路径。

  要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四个着力”“三个推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对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以骨干企业为基础、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运营平台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基础配套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手段、以信息服务为纽带,规划建设十二个特色产业集群。

  明确产业集群规划建设的主要任务

  
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产业集群合理发展。明确各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区域,围绕重点产业集群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引进建设重大项目。通过抓项目、抓龙头、建平台促进产业集群建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平台的溢出效应,培育形成重点产业生态圈。

  通过促进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培育发展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通过推行区域品牌建设提升产业集群知名度。通过开展智慧集群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建设。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促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明确产业集群规划建设的保障机制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支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意识,各中心城区每年要引进大型、高端的现代服务业项目。

  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深化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与“多规合一”平台、营商环境平台的对接,不断提高审批效率和项目管理水平;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坚持把强化政策资金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助力。围绕产业集群建设发展规划,保障重点产业集群项目按时序进度建设。

  坚持走产业高端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解读人:沈阳市政府副秘书长、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管委会

  常务副主任 郭忠孝

  沈阳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沈阳市加强重点产业集群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提纲挈领地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展产业集聚对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可以说为经济产业园区发展定了调。

  经过两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德装备园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我们认为,中德装备园不同于自贸区,不是搞简单的负面清单化,而是要追求项目高端化;也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园区,不是简单地追求经济增长率,而是要肩负国家使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因此,中德装备园必须坚持走产业高端、产业集群式发展之路,以高端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坚持改革思维。管理体制上,调整上升为市级管理,加强园区建设推进力度。工作机制上,构建了“管委会+平台公司”的管理和开发建设模式。政策创新上,在全国率先实行承诺制审批,缩短审批时限3个月。

  坚持国际视野。推进中德科技大厦、国际公馆等项目建设,打造富有德国元素、具有德国特色的产业园区;依托瑞国际资本,整合国际产业资源;建设海德堡等离岸创新中心,柔性引进创新人才、项目和资本;设立法兰克福、慕尼黑等4个驻德联络处,纵深推进对德招商;定期举办德国“铁西日”“德企沈阳行”等活动,推进中德经贸交流与合作。

  坚持创新驱动。推进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建立深圳、北京等离岸创新中心,衔接国内外创新高地,实现产业集群对接。建设东方机器人谷等10万平方米的孵化基地、科研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坚持服务为本。对标“德国工业4.0”,围绕企业发展需求,搭建“一个平台,五大体系”,建设“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扎实推进“双元制”职业教育、知识产权保护、工业互联网、融资服务、技术提升等体系,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过程、全链条的服务。

  通过不断强化这“五个坚持”,使中德园不断发展成为产业集聚的平台。

  东北振兴中的沈阳担当

  解读人:沈阳大学教授 姜伟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指导意见》考虑了沈阳振兴发展的历史使命和战略机遇,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政治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承载了沈阳在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责任,反映了沈阳在大变革的时代的责任担当,深入结合了沈阳发展的具体实践,是沈阳城市发展理论上的一个创新。

  捏指成拳,形成了系统性。《指导意见》对产业集群的规划,不仅仅突出了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还集成了相关领域的优势资源,几乎囊括了沈阳目前拥有的所有战略资源、优势资源。同时,既考虑到了一个产业集群内部要素的整体统筹,也兼顾了各个产业集群间互相支撑、合作共赢。

  扬长避短,突出了优势性。《指导意见》落实总书记关于“扬长避短、以长避短、以长克短”的精神,不求大求全,但求长项做长、强项做强、优势做优。像大家耳熟能详的汽车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沈阳长项强项都被纳入集群建设范畴,力争打出特色、形成拳头,成为优势项。

  六大保障,凸现出操作性。明确提出了六项支持措施,这在以前文件中不多见的,对行业、企业的鼓励极大。

  高瞻远瞩,体现出引导性。《指导意见》提出了沈阳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确定了发展模式,提出了指导方针,提出了诸如“强化龙头企的带头作用”等具体路径,突出了龙头企业的扶持,会让更多的企业坚定发展信心。

  在实施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还要用好三个优势:一是“五区”叠加的政策优势。沈阳目前享有充辽宁自贸实验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五区”叠加的政策优势,用好相关政策会在产业集群建设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二是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优势。体制机制和结构调整一直是沈阳面临的挑战。在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开展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通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不断释放产业集群的活力,不断强化结构调整,在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方面实现突破,亦会对有利于产业集群建设。

  三是与国际接轨优势。“一带一路”建设为沈阳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自觉有意识地把产业集群建设与“一带一路”相结合,支持龙头企业先行先试,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形成可复制的经验,通过发挥放大效应,引导整个产业集群发展,担负起东北振兴沈阳先行的历史使命。

  企 业

  声 音


  沈阳防锈包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洪文

  产业集聚引领企业抱团发展

  沈阳市加强重点产业集群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结合沈阳的资源和禀赋,可谓研判准确,也让企业有的放矢。我们公司是以气相防锈为核心技术的技术服务型公司。气相防锈技术本源来自于美军应用,我们成功转化为冶金、汽车、电子、装备制造业应用后回过头来想服务于军队装备,军工企业,却受制于机制、体制和行政条块分割的影响。登门、入门比登天还难。真是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展示服务的机会,但是也困难重重,步履艰难。

  从去年开始我们有幸参加了皇姑区军民融合产业联盟,通过走进军企,走进民企系列活动,产品路演,能力公开,设施共享、需求公示,信息互通。公司与区内军企、军研建立了实质性交流沟通渠道,并通过信息共享成功申报了军委后勤保障部重大课题项目。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正逐步得到军装、军企的认可,有力推动了公司的发展。

  政府对于产业发展清晰的定位,集群式发展的统筹,力促像军民融合这类产业的深度发展,让企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咱们沈阳地税局的法规宣传、政策辅导很到位,对企业的情况也十分了解,免去很多不必要的检查。”张德庆说。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