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信息产业是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这一《意见》的重磅发布,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转型发展、跨越性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一举跃居世界第二,为世人所瞩目。时至今日,国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自然环境越来越珍视,要素价格亦随之持续上涨,中国低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正在消融。面对新挑战,中国经济要在一个庞大基数上实现平稳增长,就要实施新的方略,产业升级、转型发展就成为必然。那么,什么样的路径是解决多重复杂经济任务的锁匙?加速促进信息消费是重要手段之一。
信息产业到底有多重要?
信息产业在面向消费市场时,其本身对创造和培育消费需求有巨大的拉动力。李克强总理曾指出,光靠汽车拉动消费是不行的,还得要培育更多的新的消费增长点,目前可培育和发展的消费热点很多,比如信息消费的潜力就很大。信息消费很有带动力,不仅可以促进消费升级,释放市场潜力。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又能够带动有效投资。
此外,信息产业还对其它产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以美国的情况为例,美国人借助信息通信技术,通过对生命科技研究手段、机械化作业的定向定位、产品交易形式等多方面的优化改造,使得美国农民能以很小的人力与资源投入,就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并一举让美国成为全球深具影响的农业大国。随着“汽车之城”底特律的破产,汽车制造业在美国似乎暮气沉沉,但硅谷的“魔术师”却正欲嫁接更为超前的信息技术,实现汽车的电动化与自动化,传统工业文明的“叛逆者”让汽车产业再次激发起魅力。
信息产业的魅力到底有多大?
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钢铁、汽车和电子产品潮水般涌进美国,美国公司几无招架之力,随之而来的是,日本买走了象征资本主义地标物的洛克菲勒中心、象征美国工业文明的帝国大厦,美国国内弥漫着日本要“买掉”美国的危言耸听。1993年,作为振兴美国经济而采取的一项要重措施,克林顿政府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舆论把这个计划称作“世纪工程”。该计划引发了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信息革命,随后,全球化互联网络运动蓬勃兴起,美国借此在信息产业成为了绝对的领袖,而日本却因地产泡沫破灭、未能抓住信息技术浪潮等原因一蹶不振。
有观点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有机会与世界强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事实也证明,在电子商务、即时通信等诸多领域,中国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逊色于强国企业的业绩。互联网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拉动了中国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为一些传统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无尽的源动力。
在中国,传统零售业曾面临国外巨头强力冲击的风险,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模式,为中国零售业发展走向提供了新的可能。乐观预计,中国电子商务企业未来很有可能以一种不同以往的发展形式实现跨国经营。在以低成本人力取胜的代工产业,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让机器人大规模解放人力的议题也正火热起来。每一个有价值的产业都有它独特的使命,中国要在一些优势产业上精进,就必须给它增加一点以信息技术为主料之一的“催化剂”。
正是跟随世界经济发展大势,中国在通信技术、互联网设备终端、互联网应用以及信息技术人才储备等方面拥有了与跨国巨头相抗衡的机会,也让“宽带中国”以及未来4G项目的上马获得了最强的支撑力量。在信息技术渗透力度越来越强的时代,中国有望迎来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