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期刊《China Economist》13日发布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学人热点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经济学家们对当前经济增速的信心趋于稳定,对出口增长信心有所回落,认为物价水平将保持平稳。
此次调研共获得有效问卷219份,参加调研的东部经济学家占比62.2%,中部占比为21.3%,西部占比为16.5%。
预计全年经济增速6.7%
参加调研的经济学家对三季度经济增速保持乐观,但有小幅回落。其中,认为三季度经济增速会同比上升的经济学家占40.3%,较上季度调查多出1.4个百分点;而认为三季度经济增速会同比下降的经济学家占23.5%,比上次调查上升了近6%。三季度中国经济学人经济景气指数为113,在高位小幅回调4个点,波幅进一步收窄,逐渐趋稳。
经济学家对三季度外贸形势信心回落,但仍旧处于高位。其中,认为三季度出口量会同比上升的经济学家占45.1%,比上季度调查下降6.2个百分点;认为出口量会同比下降的人占27.4%,比上季度调查上升10.6个百分点。三季度中国经济学人外贸景气指数为108,比上次调查下降了18个点,呈现出一定幅度的回调,显示出经济学家对出口形势持续乐观态度有所转变。
《China Economist》编辑部主任、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钢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学家对外贸信心的回落主要有两点原因:当前国际形势下,其他国家复苏形势不够好,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这影响了经济学家的判断,普遍认为全球经济复苏有待时日;此外,最近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外贸企业和经济学家的预期有影响,人民币至少到年底依然处于强势,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
物价方面,经济学家判断三季度物价水平保持平稳。有59.3%的经济学家认为2017年三季度价格水平同比上升,这一数据比上季度调查多出2个百分点;认为价格水平会同比下降的经济学家占10.2%,比上次调查略有下降。三季度中国经济学人物价指数为145,与上季度调查基本持平。
对2017年全年经济增速能够达到的水平,经济学家们依旧保持乐观预期。判断全年经济增速能够达到和超过6.5%的经济学家占比为87.1%,连续两个季度上升。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学家信心较强,对经济增速的判断均值分别为6.74%和6.71%,而西部地区经济学家的判断均值为6.43%。通过区域交组分析,得出经济学家在三季度对全年经济增速的预判为6.7%。
经济学家认为雄安新区宜定位为副省级行政区
本期调研还涉及雄安新区的发展展望。
对于雄安新区的行政定位,31%的受访者认为应由河北省直管,20%的受访者认为应由北京进行飞地管辖,22%的受访者认为应由京、津、冀三地共同管理;也有近1/4的经济学家认为雄安新区应该设为一个新的直辖市。
经济学家认为央企总部集聚到雄安新区有一定难度。
有34.25%的经济学家认为在京央企更倾向于在新区设立功能型总部,而保留原在京总部;仅有25.57%的受访者认为将有20家以上的央企总部搬迁到雄安;央企总部搬迁到雄安,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大。
李钢对第一财经表示,央企总部是否集聚雄安的预期是经济学家基于目前情况的理性判断。雄安新区建设是千年大计,能够建成什么样,有多少央企迁入,除了有市场之手发挥作用,更多的是政府的行政手段发挥作用。如果央企迁总部对于雄安新区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好处,相信中央企业会响应号召。
在谈到央企总部集聚雄安新区的难度,李钢认为,如果雄安新区的基础设施、人才聚集条件不满足对央企高端人才的聚集作用,则难度较大。
经济学家认为在京著名高校整体迁往雄安新区的可能性不大。仅30%的受访者认为,北京著名高校应当整体搬迁至雄安,其中17%认为应分阶段逐步搬迁,13%认为应一次性整体搬迁;70%的受访者认为应通过不同的形式部分迁入,如设立分校或二级学院(39%)、部分院系(18%)、新设研究院(13%)。
经济学家认为在京单位迁往雄安,其职工子弟高考政策应优于河北。有31.96%的受访者认为迁往雄安新区的职工子弟应享受京籍生源待遇;31.05%的受访者认为,应享受特殊定制,优于河北但不优于北京和天津的生源待遇;更有14.16%的受访者认为应享受优于京津冀生源的特惠待遇;仅有18.26的受访者认为应与河北籍生源享受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