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宏观 > 态度 >
    网论:约法三章不增"三公"关键在依法行政约
      时间:2013-03-19 14:53

  【新民网论】据媒体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承诺,要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本届政府任期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对这三条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

  近年来一些地方用公款胡吃海喝,超标建设政府大楼等现象多次被网友曝光,对这种败家子行为理应坚决叫停。中央政府主动承诺从自身做起,是民众所乐见的。但也须防范一些官员用“体外买单”的新模式规避上级监管,要对付这类新型“三不限”,就不能靠运动式监管的老办法,而需要从保证依法行政上入手,才能事半功倍。

  近年来,一些地方受编制所限,确实在财政供养人员上卡得很死,但却仍未停止扩招“临时工”。一些地方的“协警”代替交警上街拦车罚款,一些地方的城管“临时工”也频现街头与摊贩冲突。自然,这些“临时工”的工资、奖金照例是由“被罚款”的公众承担的。还有的地方则由开发商、老板出面造楼买车,政府则“租楼”“借车”办公。

  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只能是服务型政府而不是管制型政府。计划体制下的管制型政府行政权力过大,一到市场环境,难免被人利用来与民争利或寻租。要杜绝此类权力滥用,就要从依法行政做起,有效压缩滥权者的空间。

  要推动依法行政,首先就要加强政策透明度,并尽快把政策法规化,坚决消除执法中的腐败现象。

  传统管制型行政习惯用“领导讲话、会议、文件、一级动员一级”的模式来管理社会,但由于“红头文件”的透明度低,就给了各级官员执法尺度上的巨大空间。即可通过从严罚款“吃拿卡要”,也可通过随意解释文件为寻租者大开方便之门。

  因此,当务之急是强化各级政府的信息披露义务,并通过及时将政策法规化,使执法行为受到更严格的法律约束,让公众对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有合理预期。  同时,也要加大行政立法征求公众意见的程序化建设,从源头做起,避免关门立法、部门利益法规化,防止老账未消,又欠新账。(新民网评论员)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