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广东佛山三水市区的一座老屋白蜡高燃、青烟袅袅,遗像周围布满花圈,挽联写道“一路走好,李总”。
4月22日13时56分,健力宝创始人、原董事长李经纬因病去世,享年74岁,在体操王子、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宁和李经纬家人的陪伴下,李经纬走完了最后的人生。
在其去世两天之后,家人在李经纬曾居住的老屋搭起临时灵堂。两天之内前来吊唁的人士络绎不绝,前国足球员李玮峰、李铁还通过微信的方式在网上追思李经纬,“感谢李总,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感谢他送我们去巴西留学。”李玮峰在微信群中写道。
作为改革开放后涌现的优秀企业家之一,李经纬曾造就了健力宝的辉煌。但因产权不明、政企关系纠葛等种种原因,最终让李经纬成为“晚节不保”的悲情人物——2011年被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对于李经纬的离世,外界唏嘘不已,有国企改革专家认为,李经纬的悲情结局除了部分个人因素和其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有关外,更多的应该在国企体制机制上进行反思,如何评价国企创始人作用与企业发展之间的联系?如何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给予必要的尊重和回馈?这一切至今尚无制度设计可循。
非凡孤儿一飞冲天
李经纬在三水酒厂的成功经营为健力宝横空出世积累了原始资金。
1939年,李经纬出生在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一个贫困的单亲家庭中,其父在李母怀孕期间因战乱去世。出生之后李母无力抚养,将李经纬送往广州东山区孤儿院。尚未满18岁,李经纬便开始自谋生路。据记者了解,李经纬未进过一天学堂,从做印刷工期间开始学习认字读书。
虽童年坎坷,但李经纬乐观好动,体格健壮。“他足球踢得极好。”与李经纬接触过的人如此回忆。也正因李经纬的体育特长让其后来跨入了体制内。上世纪70年代初,李经纬被当地领导看中从体育队提拔为三水县(后改为市又改成区)体委副主任。
1976年,时年36岁的李经纬被三水县政府调往产值只有100多万元的三水县酒厂,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在20世纪80年代初,三水酒厂已成为当地支柱企业,李经纬在三水酒厂的成功经营为健力宝横空出世积累了原始资金。
1984年4月,三水酒厂与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广东省体育医院及广州市食品工业研究所合作,研制成功含碱性电解质运动饮料——“健力宝”。此后,健力宝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1991年,健力宝设立美国分公司并买下了纽约帝国大厦整整一层楼,这大大提高了健力宝在国际上的品牌知名度。
1997年,38层的健力宝大厦在广州越秀区建成,彼时健力宝在产量、总产值、销售收入和税利四项均排名中国饮料行业第一,集团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李经纬成为业内传奇。这一年是健力宝的鼎盛期,也是李经纬人生中的最高点。
国企改制的失败者
健力宝事业的成就,膨胀了李经纬我行我素的人性弱点;看不清世道“谁主沉浮”,不知道谁是老板,谁是店小二。
1997年,表面风光的健力宝实则暗流涌动,这股暗流来自健力宝与三水政府的博弈。据记者了解,此时的李经纬迫切希望健力宝能够在香港H股上市。在1993年,健力宝曾被广东列为第一批上市企业名单,但李经纬放弃了,据曾接触过李经纬的人士介绍,李为此十分懊悔,他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达悔意。
不过,机会只有一次。1997年李经纬和他的团队精心设计了上市方案并递交上级政府时,据当时报道所述,三水当地政府以李经纬团队“没有香港暂居证,不得购买H股原始股票”为由拒绝批准这个方案。李经纬一怒之下,放弃上市。
1998年,中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企改革序幕,这一轮国企改革,旨在通过对国有企业重组使产权更加明晰化,以增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力。“一般竞争性领域国企的改制,多以国有股退出为方向。”国企改革专家周放生回忆说。当时许多大型国企都完成了国有股退出。颇为著名的案例是湖南最大的商业企业湖南友谊阿波罗公司(下称“阿波罗”)的改制,在1998年的国企改革浪潮中,该公司国有股退到了20%,80%股份中有40%的股份由管理层和骨干持股,剩下的40%由民营资本持股。完成转制的阿波罗发展迅速,被国务院国资委当做国企改革的标杆。
与阿波罗改制一样成功的是广东辖区的TCL改制(相关报道见本期C8《李东生:国企改制,一定要让各方都获益》)。如今TCL董事长李东生身家数十亿,TCL也成为国际品牌。李东生与阿波罗董事长胡子敬都将企业改制的成功归于遇上了一个开明的领导。
与TCL等成功改制的国企相比,健力宝显然是失败的,健力宝并未抓住国退民进的机遇。
“健力宝事业的成就,膨胀了李经纬我行我素的人性弱点;看不清世道‘谁主沉浮’,不知道谁是老板,谁是店小二。这使得李经纬与当地政府关系逐步恶化。”一位不愿具名的地方国资委主任如此评价。
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由于受到李经纬团队强烈抵制,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最终主动放弃了收购计划,此时的健力宝业绩开始大幅下滑。
据资料显示,健力宝在辉煌时期支持体育事业,赞助过多个重大赛事,从捐资助学、做慈善到盖大楼,李经纬几乎不向三水政府汇报,这些活动鲜有三水政府的痕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1997年之后,李经纬与三水政府的关系逐步恶化,三水政府的行政之手越来越强大,据了解,当时健力宝的每项战略投资都要向三水政府汇报。
1999年,李经纬提出员工股份合作制方案,由管理层自筹资金4.5亿元买下政府所持有的股份,方案被政府否决。时隔不久,三水政府引进了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并与其草签了收购协议。但财大气粗的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在进入实际工作阶段遭遇了李经纬团队的强烈抵制,收购工作阶段的查账根本无法进行。由于受到李经纬团队强烈抵制,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最终主动放弃了收购计划,此时的健力宝业绩开始大幅下滑,被当地政府称为“国企改革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
2002年1月15日,三水政府向浙江国投转让健力宝75%的股份,作价3.38亿元,28岁的张海出任集团董事长,当日,参加转让仪式的李经纬仰天长叹泪流两颊,整个仪式进行完毕李经纬一言不发。9天之后,心力交瘁的李经纬突发脑溢血住院。
至此,李经纬时代的健力宝画上了句号,健力宝进入了张海时代。《南方周末》曾刊发《神人张海》一文,文中描述张海是个资本掮客,善于资本运作并爱好太极。张海时代的健力宝急速下滑,尽管张海曾重金聘请专业4A公司做品牌策划但都无济于事。2004年8月,因经营业绩不佳,张海被免去健力宝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职务,后也锒铛入狱。此时的李经纬已经是阶下囚。据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10月李经纬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职务。63岁的李经纬因涉嫌转移国有资产6000万元被有关人士检举后,以“涉嫌贪污犯罪”被捕。检方认为,“李经纬身为受国家机关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无视国家法律,伙同他人利用职务之便,以购买人寿保险的形式,侵吞国有财产331.88万元。”
2009年9月3日,健力宝原董事长李经纬出庭受审。2011年11月2日,佛山中院对此案进行一审宣判,李经纬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5万元。与其一起入狱的还有其团队中杨仕明、黎庆元、阮钜源几个“肱骨老臣”。据了解,李经纬在此后的十几年中一直处于保外就医状态。
国企创始人“先烈”现象
他们有功于国家,有利于时代,实不该落此下场。
逝者已去,李经纬的起伏众说不一。
有国企研究专家将李经纬的悲惨结局归于个人因素或归于处理与当地政府关系上的失策。不过周放生认为,外界更应该从国企体制机制上进行反思。
“对于民营企业家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在市场上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而对于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是外界对自己之于企业发展所做贡献的客观评价,并得到尊重和认同。”周放生说。
前述地方国资委官员表示,国企改革过程中,一些转制成功的企业,很多不是依靠制度,而是依靠个人磨合。周放生认为,国企领导人应该具备的企业家精神特质是处事谦和低调、性格中庸,不能个性太强。
而上海天强管理顾问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祝波善认为,国企改革至今,政企分开依然没有实现,行政之手往往会扼杀很多优秀的企业,“毕竟李东生、胡子敬等成功转制的国企领导人属于少数,而李经纬等国企创始人悲情现象依然占据了大多数。这还需要用制度去规范。”
自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后,国有企业有了明确的出资人代表,国资委定位于管人、管事、管资产,是国有企业的“老板”,从成立至今已经出台200多个政策性文件和法规,第一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言国资的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对国企领导人的约束机制初步建立,不过他也坦言,国企下一步的改革方向在于政企分开以及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目前央企负责人的选拔由中组部决定,在学者看来,现行高管任命方式和公司治理有一定冲突。而对于产权明晰问题依然没有明确说法。
祝波善认为,如果这些制度做不到位,国有企业中培养出来的具有中国企业家精神的人会越来越少,适合企业家生存的土壤也会越来越少。
财经作家吴晓波感慨:中国改革虽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过程,不能希冀一开始就有一幅未来的蓝图,但是对于众多身先士卒的改革者来说,这其中却是要冒颇大的风险。他们有功于国家,有利于时代,实不该落此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