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财苑社区认证资料为“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的叶檀(财苑)表示,中国股票与债券市场正在试图重塑信用,债券市场的丙类帐户遭到整肃,股票市场要求严惩造假的呼声高启。相信随着市场的创新,会有新的整治手段、更积极的手段出台,当这些试点获得成功,得到推广,中国的股票市场才能未来。当信息完整公开、投资者权利义务公平对等、造假者绝大多数不敢、不能、不想造假时,中国的股票市场就实现了健康市场的梦想。
原文如下:
股票市场的最高理想是正确定价,当信息完整公开、投资者权利义务公平对等、造假者绝大多数不敢、不能、不想造假时,中国的股票市场就实现了健康市场的梦想。现在,离这一梦想还有遥远的距离,需要步步推进,有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即可,大话无用。
以市场定价论,背后的风险依然难以确定。金融主要是风险与收益定价,今年一季度,中国的上市银行再次给出了亮丽的成绩单,据wind数据统计,16家上市银行利润占上市公司总利润的比例为52.7%,略超去年同期的52.5%,甚至连超级大盘工行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687亿元,同比增长12%。农业净利润同比增长8.2%,截至3月底,首季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70.11亿元人民币,每股基本收益升7.7%至0.14元。
虽然短期内银行股价上升,商业银行增长势头令人瞩目,但无论是从日K线还是月K线来看,股价并没有大幅上扬的趋势。《金融时报》中文网LEX专栏表示,雷曼倒闭前经济繁荣时期上市的四家大银行,当时定价的市值至少是其账面价值的3倍。即使是2010年上市的中国农业银行(601288),市净率也达2.5倍——是当时西方银行的两倍多。现在中国五大银行的市值仅略微超过其账面价值。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相比欧洲银行(市净率0.8倍)的溢价是迄今最低的。中国各银行的估值首次与美国的银行不相上下,而且近一年来相对于亚洲银行(市净率1.4倍)存在折让。
面对中国银行(601988)业超过市场预期的利润数据,以及相对低迷的股价,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玩弄阴谋者有意做空中国银行板块,进而通过银行板块做空中国经济;另一种解释基于传统金融定价的解释,庞大的影子银行、一些行业与地区正在上升的坏帐,难以量化。
阴谋如果能永远横行于市场,那么市场就是阴谋得逞的渠道,这样的市场总有一天会成为僵死的市场。在普通市场而言,难以定价的风险,对于有意制造高风险者没有严厉的约束机制,才是定价畸高畸低、失去准心的根源。
有朋友解释了一家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与中小商户的无抵押贷款,没有风险控制渠道,并且,通过存款发放高等级信用卡的方式,商户可以在不同的银行间每月获得数百万元的透支额度,这笔资金进入市场后有很大一部分进入高息金融市场,甚至地下高利贷体系,获得利差。下一个问题是,如果有一天地下金融体系崩溃了怎么办?这绝非多虑,从内蒙古到广东,从鄂尔多斯(600295)到温州,地下金融链条崩溃,已经屡见不鲜。我们无法给如此庞大的市场进行风险评估,也就意味着,我们无法为这个市场定价。庞氏骗局阴影当前,市场永远只能在对抗坑蒙拐骗的激烈战斗中艰难前行。
引用《大话西游》中的一句话,如果非要定一个价,每个公司都希望,是最高的价,能引诱多少投资者就引诱多少投资者,高定价中的不负责任报高价的捧哏者,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看看美国股市中的中概股,就会清楚,当信用整体崩溃时,几乎所有的中概股定价也就随之整体崩溃。从2012年至今只有唯品会、欢聚时代两家企业在美股上市,价格与中概股溢价阶段不可同日而语。
中概股只有重塑信用,雪球财经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在过去的6个月中,中概30指数(ICS30)从560点左右一路上涨,涨幅超过27.7%。上涨的背后是,价格谷底的可怕,大量造假者被剔除出局,没有一家有信用底线的公司,还敢借壳上市。不必多说,看看A股市场借壳上市的情况吧。
中国股票与债券市场正在试图重塑信用,债券市场的丙类帐户遭到整肃,股票市场要求严惩造假的呼声高启。相信随着市场的创新,会有新的整治手段、更积极的手段出台,当这些试点获得成功,得到推广,中国的股票市场才能未来。
有信用,市场不一定创出新高;没有信用,市场必然堕入深渊。金融市场信用就如中国食品领域的安全一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