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宏观 > 态度 >
    李扬:依托互联网,让普惠金融更加平民化
      时间:2017-03-29 11:43 作 者:李杨
  在3月26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新华网思客、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联合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未来金融:创新驱动与风险防范”的思客会。其间,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扬发表演讲,畅谈利率市场化、普惠金融等高热议题。李扬认为尽管目前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均已放开,但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还在路上,下一步金融改革的重点,需进一步建立基准体系。谈及普惠金融,李扬指出普惠金融是一种新的理念和新的制度,也是整个金融发展的新阶段。依托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普惠金融让更多的普罗大众能够在公平的基础上获得应有的金融服务。

  以下为李扬在思客会上的精彩发言:

  今天我先从金融未来发展的问题谈起,中国金融究其发展而言,始终面对着两个任务,一个是把我们过去没有做过的东西补起来,让金融的发展基础更加牢靠,所以谈及金融的未来发展,当然是要补短板,打牢固基础。

  第二个就是我们要紧跟潮流,发展新的金融。当然,过去一段时间互联网金融很火,目前大家都已经认识到这个概念的不准确性、非科学性,现在叫做普惠金融,或者用央行的最新词叫做数字化普惠金融。这个概念还在变,但总的来说是要用最新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互联网以及相关的技术来改造金融业。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还在路上

  在我看来,当下的金融改革有几件事情必须要做,首先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配置标准,我们知道金融的第一任务就是定价,给出一个指标,哪个地方多了或者少了,哪个地方需要或者不需要,它的这样一种功能靠的是若干指标来完成,这些指标具体分为三个“率”,利率、汇率、国债收益率。

  利率是非常重要的,在宏观上决定资金的供求是多了还是少了,在微观上因为利率有监控,它会决定资金更多地流向什么领域,或者从一些已经过剩的领域中流出来,所以它的配置功能是第一位的。可惜我们的利率还没有做到市场化,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还在路上,还有很多基础的东西没有解决。

  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需要做三件事,第一一定要让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当然,在我们的一些市场比如同业市场确实是有看起来像是由资金供求关系决定利率,但其实资金的供应和资金需求是被管制了的,所以最后看似市场决定的利率其实是管制利率,这一点如果不深入研究的话大家也不是特别注意。当然,作为一名金融研究者,我想告诉大家,供求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靠市场决定,但同时供应和需求也是决定市场的非常关键的因素,这两个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改革。

  第二要有一个完善的、有效的利率体系。现实中只存在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利率,我们必须要在所有纷繁复杂的利率里面理出一个头绪来。于是,基准利率肯定是必要的,那么目前什么是中国的基准利率呢?每个人的回答肯定不一样,有人说一年期贷款利率,有人说一年期存款利率,有人说银行间拆借利率,有人说短期国债利率。发达经济体就比较简单,什么是基准利率非常清楚,当局调控基准利率,基于这个基准利率和其他利率之间有效的、平滑的联动关系就可以达到对整个利率体系进行调控的目的。我们现在的利率之间不存在这种平滑的联动关系,这是因为市场分割,每个市场有特定的供应和特定的需求,别的资金过不来,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所以理顺中国的利率体系,要建立中国的核心金融市场,现在是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三,利率的调控手段要市场化。我们现在有一种想当然的说法,实行利率调控就是市场化的,其实大错特错。研究中国的问题不能完全用以前的模型和理论,得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

  中国的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控方式,是央行宣布调整,随后金融机构就按照调整后的利率记账,这更多地是一个会计记账手段,是再分配手段。而所谓的市场化调控是什么意思?就是央行宣布了基准利率之后根据供求变化逼高它,到达目标区间后就停止,用市场化的手段进行调控。

  汇率也一样,现在正在沿着市场决定的路线在走。“811汇改”社会上反映不好,其实从技术上来说“811汇改”是很市场化的手段,但是由于它在我们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被全世界都在质疑的关口推出,被误读为是逆市场的措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这样一种改革市场化的倾向一定还是越来越被这个市场所认识,它的作用我觉得也是被越来越充分的展示出来。总的来说,下一步金融改革的重点,需进一步建立基准体系。


  降低杠杆率要解决权益错配的问题

  其次金融改革要做的就是要满足长期的资金需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说法会导致荒谬的结果,但是从实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实体经济需要什么金融就提供什么,这就容易说通。

  《深化供给侧改革 完善住房金融政策体系》报告中的第一篇文章是我执笔的,标题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变”》,所谓“变”,我觉得这是一个看似正确,事实上根本实施不了的、解释不清楚的命题,包括谁是实谁是虚,在整个经济服务化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认为互联网是虚拟的了。包括金融自身,以前被大家认为是典型的虚拟经济,其实它也有好多东西都是实的。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推进城镇化以及大力发展住房金融体系,这几个领域都是需要长期资金的,而我们现在整个金融体系没有长期资金的供应渠道,于是就产生了地方融资平台,而且屡禁不止,屡禁不止是有它的道理的,它是合理的但并不是特别合法。到今天这三个领域还是问题重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配,这必须要解决,因此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下一步要讨论的。

  再次我们需要解决权益错配的问题,这与我们现在的一个概念有关,就是降低杠杆率,杠杆有很多种定义,对企业来说即企业资产对其权益的比例。大家用这个词的时候要体会一下,权益是要在金融市场形成的,而我们现在的金融体系权益形成的比例是很低的,市场很少。中国现在的很多机构上市后一下子解决了权益不足的问题,但是都没有一个后续的再融资手段,所以中国看来钱不少,但是能够形成权益的钱很少,因此资本市场发展的问题被我们再次提出来。

  我们寄希望于资本市场解决权益资金的筹集可能是错误的,或者可能是偏颇的,我们应当考虑借鉴德国的经验,靠调整机构资金的使用规范,让银行可以投资。杠杆问题一定要解决,必须考虑在市场之外再找一些其他的可持续方法。


  普惠金融,关键在于让金融真正平民化

  最后,我们要发展的是普惠金融。金融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为富人服务的行业,现在应该把金融服务普及到普通大众,而且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获得金融服务是每一个人的权利。过去我们把金融机构办到农村去,更多是想从农村来吸收资金,而很少想如何为农民服务。这样一些问题都是非常突出的。

  但是这个话又说回来了,传统体制下,传统金融的发展策略是满足不了的,传统金融是逐利的,而为普罗大众服务没有大的利润,所以这就需要在技术上、体制机制上改造我们的金融体系。

  好在最近这几年来围绕着互联网、数字化等等的发展已经看出了金融为普罗大众服务的基本方向和基本的路径。我前面讲了,我们用互联网这个词不严格,现在按央行的说法叫数字化普惠金融。基于最新的科技,以数字为基础,我们可以找到一条非常低的成本,为普通的大众提供金融需求服务。金融服务的范围不止是贷款,也包括小微企业的存款以及扶贫资金的转移、发放、收集。

  在国家的帮助下,低收入群体会得到政府的很多补贴,这些补贴因为没有普惠金融会被层层截留,因此可以用普惠金融的体系把它建立起来,只要是资金流动,那么所有的活动都可以数字化,在数字化这一个公平的、无差别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这个世界变了,整个的金融体系也会发生变化。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