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宏观 > 态度 >
    中国的创新速度并不会因“插曲”而放慢脚步
      时间:2017-08-16 16:39 作 者: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8月14日下午在白宫签署了一份总统备忘录,授权美国贸易代表莱特辛格对中国的知识产权贸易进行调查。特朗普就此表示,“将强化公平和互惠的贸易规则。这是一个重大行动,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我的职责是保护美国工人的权益。”

  早在特朗普就任总统之前,他就经常批评中国,包括汇率问题,贸易顺差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但是,在就任总统之后,特朗普清楚中美经济过于紧密的联系以及这些问题的复杂性,在这些领域并没有采取直接行动。事实上,中美经济结构性失衡属于双方责任,并不是中国特意追求贸易优势而产生。

  针对中国的知识产权贸易调查将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在得出正式报告之前,美国还不会对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双方依旧有就此进行讨论和协商的机会。如果美国贸易代表莱特辛格最终做出负面结论,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会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中的“301条款”,对中国单方面采取施加惩罚性关税等手段,进行贸易制裁。

  301条款可以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对他国不合理或不公平贸易做法发起调查,并可在调查结束后建议美国总统实施加征关税等单边制裁。在1980年代,美国曾使用它对日本等国进行贸易制裁,莱特辛格就是这一时期里根政府的贸易副代表,参与了对日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摩托车、钢铁等产品提高关税和实行进口配额限制。

  美国对中国知识产权贸易进行调查并不意外,这种单边主义的做法主要反映了美国面临中国发展的一种焦虑与恐慌情绪。中国的发展不仅在经济规模方面,更重要的是技术升级与技术创新的速度,正在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甚至在很多领域已经赶超。这导致美国比较担忧,污蔑“中国偷窃美国的技术”,比如在整个奥巴马时代,将“网络安全”列为中美关系最重要议题之一,要求中国必须停止窃取美国公司的商业秘密,美国还通过TPP制定了更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

  但是,美国始终没有拿出证据证明中国“偷窃”美国的技术,而这更让他们感到不安,如果中国依靠自身的技术创新追赶速度过快,西方国家将丧失优势地位。因此,他们开始将正常的商业并购与投资等视为威胁。

  中国在去年公布“中国制造2025”后,西方国家普遍担忧中国在2025年前实现包括飞机、计算机芯片和电动汽车等一系列产业的自给自足,中国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进一步上升。受此影响,西方国家加强了对中国企业的并购审查。去年中国福建宏芯基金在收购德国半导体公司爱思强时,美国总统奥巴马甚至发布总统行政令,以安全为由宣布此收购无效。

  今年6月,美国官员表示准备加强对中国在硅谷投资的审查力度,以更有效地预防那些对美国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敏感技术不外流。他们对中国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机器人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进步感到担忧,并考虑限制中国对美国人工智能的投资。包括《经济学人》、《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纷纷报道称中国将在人工智能领域赶超美国。

  因此,对中国进行知识产权贸易调查既是美国对中国在贸易优势上的不满,也是对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赶超的焦虑,这是整个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担忧情绪。他们必须做出一些本能的反应,尽管这种调查并不能阻碍中国的技术进步。事实上,“偷窃美国技术”的观点只是一种“傲慢的幻觉”,但又反映了他们自身的矛盾,因为拷贝别人的技术不可能实现赶超,现在美国担忧的是中国在诸多领域开始领先,并成为趋势。

  美国对华技术进步的不适应感转化为一种“自我安慰”,即别国依靠“偷窃”知识产权才有进步。这很可笑,西方的技术优势不是“天注定”,中国并不必然要落后于西方。中国的创新热情在经济转型初期刚刚被激发出来,与西方的技术竞争的长征也刚刚开始,不管美国如何阻止,在创新驱动战略下,在西方长期树立的技术壁垒后面,中国的创新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