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宏观 > 态度 >
    技术应用已经领先,基础研发还待加强
      时间:2017-09-21 14:49 作 者: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正在中国访问。社交媒体上早就流传关于他的几段视频,他在视频中传递了对中国移动支付的羡慕,称新加坡已落后于中国的智慧城市。他甚至知道在中国“不怕口袋没钱,只怕手机没电”的说法,想来中国亲自体验一下移动支付。

  国际社会对中国创新成就的赞美,就像潮流一样涌出。他们主要有这么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中国已经从模仿大国变为被模仿的国家。比如9月18日的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中国正逐渐甩掉全世界最大科技山寨国的名声,很多中国公司在全新的服务和商业模式上已经一马当先。9月20日,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安思捷也表示,中国正在迅速摆脱“模仿大国”这种刻板印象,无论是在尖端研究、科技实力,还是在知识产权方面,中国都获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很多领域走在世界前沿。

  第二种观点是,中国将引领新一轮全球变革浪潮。《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美国华盛顿特区经济趋势基金会总裁杰里米·里夫金表示,在这一轮变革浪潮中,中国和德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因为这两个国家的领导层已经意识到新一轮全球变革的兴起。在迎接变革所需要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物流、新能源推广、数字化生态互联网建设等方面,这两个国家的政府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而其他国家并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第三种观点是,中国在技术领域全面追赶西方的步伐快得“令人窒息”。不管是在大飞机、高铁、军事技术,还是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中国都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成就,而这个国家不久前还是一个依靠纺织品、塑料玩具等廉价商品出口赚取外汇的国家。也因此,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等国针对中国组成了一个半导体联盟,阻击中国通过并购获得半导体技术,捍卫自己仅存的优势领域。

  应当说,这些观点都是对现实的一种客观反映。中国正在各个领域加速赶超,而且获得很好的成绩,甚至在部分领域走在世界前沿,并引起世界的瞩目。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转型经济体,面临巨大的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的压力,因此特别关注和鼓励创新,为此还制定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推动“双创”。中国政府不仅鼓励企业创新,也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并为此而努力。而对于欧美国家而言,他们关注的重点是经济尽快复苏,尽管技术变革也被认为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但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留下的乱局,他们无法投入太多精力与资源在创新方面。

  此外,这一波创新浪潮主要是应用创新,而不是技术研发的创新,中国在这方面存在优势。这是因为,中国存在后发优势与规模优势。首先,中国越过了传统的通讯、金融与商业等阶段,直接进入信息化时代,拥有大规模数字化的后发优势。其次,中国人喜欢接受新事物,市场成长速度快以及规模大,因此,不管是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还是社交媒体等领域,都比西方国家进步更快。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即我们在基础领域的进步还比较缓慢。据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早前发布的研究报告,尽管美国在研发总投资方面领先全球,中国正在商业产品研发方面超越美国。比如美国研发了包括平板显示器、数字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太阳能电池板等在内的突破性技术,中国和日本等国家则大力发展了这些产业,并将其他国家甩在后面。中国在突破性技术创新方面还比较落后,一些关键的零部件依然依赖进口。

  在基础性的领域,需要技术的积累与长时间的投入。就像任正非所说,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当前,中国创新的氛围已经很浓厚,但是大多聚集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并伴随着某种程度的泡沫。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补短板,对基础领域投入更多资金、技术与人才。为此,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加强。另一方面,社会对资本投入的回报率与回报速度都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而在基础研发领域又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这种“速成”的心理不利于社会对基础性研发的支持。

  中国已经做得很好,理应得到赞誉。但是,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还需要加油,有些行业、有些地区、有些部门、有些人还没有积极行动起来,为了国家崛起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的成功,仍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