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宏观 > 态度 >
    基础设施REITs为什么重要
      时间:2020-05-11 08:25 作 者:

  日前,中国证监会联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基础设施REITs。

  人们对REITs并不陌生。2007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对境外成熟REITs市场进行了广泛研究,对相关法律法规、基础设施REITs结构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借鉴。众多专家学者也对REITs进行了研究,肯定REITs对于盘活存量资产、降低债务杠杆、促进储蓄投资转化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所具有的意义。

  长久以来,呼吁推出REITs的声音经久不衰。一些私募的类REITs产品已在市场出现,境内机构也有在香港、新加坡等境外市场的实践。但由于缺少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特别是缺少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等原因,中国正规的REITs市场一直没有启动。2018年4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后,原本逐渐兴起的私募REITs也受到一定限制。

  那么,为什么要在当前推出基础设施REITs,它有什么重要性?

  一季度经济数据已经发布,受疫情影响,GDP同比下降6.8%,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尤其困难。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要想在受疫情严重冲击的经济衰退中逆势发力,必须倚重投资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投资中,新基建被寄予了厚望。笔者认为,新基建作为推动经济向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的未来投资,虽然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应对受疫情冲击严重的传统产业和服务业衰退中,未必能及时发挥效力。新基建投资可以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增量,而不是应对疫情冲击的存量下滑。根据中国银行一份报告的测算,2020年新基建投资为1.20万亿元。这个投资规模显然无法担当拉动经济逆势增长的重任。

  在能够迅速启动的传统投资中,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分量很重。但各地方财政已拿不出大笔资金,地方融资平台因为债务率高企,已受到了管制,通过银行贷款的传统融资模式难以启动基建投资。出路在于市场化的基建融资,通过激活规模庞大的存量基建投资,启动新的基建投资。据测算,中国基建的累计投资额已超过150万亿元,激活10%就有15万亿的资金回到原投资方的手里,而且同时降低了他们的债务率。

  这个思路正是两部委联合发文的原因。按照通知的精神,各地发改委、沪深交易所、券商和基金公司已开始行动。这次启动的是基建REITs,而且采用的是公募方式,一个基建项目对应于一只基金,在交易所挂牌上市。这么做的原因就是要快!基建REITs的发起人多为原来的地方平台公司,地方发改委可以直接指挥,经券商和基金公司策划承做,报国家发改委向证监会推荐,两大交易所审核合格后,即可挂牌上市。简单快捷。

  然而,这不能被看作匆忙之举。REITs在发达的资本市场早已是有几十年经验的成熟产品,这次推出的又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优质项目,强调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京津冀、雄安新区和海南自贸区等经济发展重点区域,选择仓储设施、收费公路、水电煤气和污废处理等现金流好的重点行业,以及权属清晰、有市场化运营能力、现金流良好的优质项目。规定基建REITs可供分配利润的90%要用于分红,这将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有稳定现金流支持的高分红投资品,老百姓在交易所像买卖股票一样方便,居民储蓄就能顺利转化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在笔者看来,基建REITs的启动,在短期、中期、长期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短期可以应对疫情冲击下的经济下滑。通过盘活基建投资存量,运用资产证券化方式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既降低了融资主体的债务杠杆,又使它们获得资金用于新增基建投资。而且资金规模大、可持续,既满足了投资加码的应急需求,又能满足风控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其次,中期激活了市场活力。基建是中国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地方政府和平台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金融去杠杆,化解前期问题和风险积累,但是,这也使地方建设主体的活力受到压制。基建REITs可以帮助地方建设主体卸下债务负担,又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资金。地方建设主体有了活力,中介机构也开通了参与渠道。市场活力一下就会被激发出来。

  其三,长期建设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为投资人提供多样化的投资产品、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一直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基建REITs的推出完全符合这样的要求。可以预计,随着基建REITs的顺利推出,房地产REITs也将在未来获得发展,公募私募的REITs产品将多样呈现。基建和房地产是中国最大的资产市场,REITs市场的发展将获得这个最大的资产市场的定价权,从而为中国资本市场提供价值之锚。

  这才是基建REITs市场启动的标杆意义。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