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山西股权交易中心筹建方案在省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上获原则通过。这意味着,被业内冀望为“山西纳斯达克”,俗称“四板”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即将在我省建成开业。该市场设立后,将为全省金融业补上一块重要短板,初步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四板”落地,私募基金和城镇化基金兴起,并购重组方兴未艾,企业上市获得突破……上述现象显示,省内资本市场进入活跃期。
从一组衡量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的直接融资数据看,2008年,我省直接融资额仅为135亿元;而在2012年,这个数字创下1087.24亿元新高,首破千亿元大关,融资额进入全国第11位。今年上半年,我省直接融资继续高速增长。截至6月底,直接融资额达 679.74亿 元 , 同 比 增 长82.92%,融资额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一。随着年度直接融资额跨入千亿元级,资本市场成为全省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增长极。山西证监局预计,今年直接融资量有望超过1500亿元,达到银行间接融资增量的80%,为经济转型带来强劲的资金支持。
资本兴晋,曾是资本市场人士多年来的梦想;如今,它正向现实快速迈进。
面对转型综改试验的巨大资金需求,资本市场提供了转化民间资本、合理高效引导配置金融资源的新机制,驱动科技创新和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2011年11月30日,我省成立了首只大型私募基金同仁基金,以及第一家真正意义的基金管理公司——山西典石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今年4月,灵石、襄垣、武乡同时发起组建3只全国首创的城镇化建设基金,认购总规模达25亿元。上述基金的设立,成为破解社会上“钱多”与实体经济“钱少”矛盾、金融对接实体经济的新探索。
资本市场还在全省产业整合中扮演了主角。
2012年,同煤集团成功重组漳泽电力。借力资本市场,煤电一体化收获沉甸甸的果实。今年4月,山西板块上市公司通宝能源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注入原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现晋能集团)的煤炭开采、煤炭铁路贸易资产,整合省内煤电运资源、实现煤电企业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一批非煤企业近年实现上市梦想。山西证券于2010年上市,成为省内首家金融类上市企业;振东制药、仟源制药先后登陆创业板。这些企业上市后,从产业经营向资本运营转变,实现快速扩张。(记者 张巨峰)
短评
资本市场大有可为
从少数企业上市融资,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发行公司债、企业债、中期票据,甚至从私募基金融资,山西人对资本市场工具的运用日益多元化。
近年来的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传统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解决实体经济融资已触及天花板,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融资手段有限、收效甚微。在流动性泛滥与实体经济喊渴并存、影子银行风险隐现的当下,应由谁来主导社会资本的流向和资源的配置?答案在资本市场。
我们欣喜地看到,山西人对资本市场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资本市场为我省经济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此形势下,我们期盼各方继续关注资本市场,配置政策、人才等要素,为实现资本兴晋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