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活动 >
    顶尖AI专家汇聚1024开发者大会
      时间:2021-10-27 13:57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2021科大讯飞1024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来自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对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建言献策。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正走上快车道,拥有大量数据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不过在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的开发方面,中国与全球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过去一年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尽管面临疫情的重大的挑战和生产复工的巨大压力,但平台仍在飞速发展。在截至10月24日的一年中,科大讯飞的开发者平台上增加了108万实名认证开发者,每个月增加9万开发者团队,而且覆盖行业领域来源越来越广泛,应用越来越丰富。

  刘庆峰透露,在去年增加的108万开发者团队中,他们所做的应用有60%是为工业生产制造使用的;并且开发者更加趋于年轻化,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平台上87%的开发者是30岁以下的创业者。

  他还说道,科大讯飞目前已经拥有400多项人工智能的能力。“这是核心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我们开放平台今天的繁荣。”刘庆峰表示,“我们将持续打造源头技术创新的策源地。”

  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1024大会上透露,鸿蒙OS 3.0版本近期已经发布,他将鸿蒙称为是“面向下一个时代的操作系统”。余承东表示:“过去国外的操作系统是为不同设备开发不同操作系统。鸿蒙的目标是成为在所有终端上使用的操作系统,特点是能够支撑不同的设备,采用分布式的架构,形成互动协同效应,多端部署,节省了大量资源提升了效率。”

  余承东表示,鸿蒙OS已经超过1.5亿用户,并且这些用户还只是基于华为自己开发的设备。他预计到今年年底,华为设备的鸿蒙用户数量能够突破2亿。目前鸿蒙OS已经有了16万个应用。

  国内人工智能发展有政策优势、海量数据的优势,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有青年人才数量的优势,这些优势使得国内AI产业应用生态发展朝气蓬勃。不过在中国AI发展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有专家也看到了其中的不足。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表示:“比如在基础语言算法的原始创新方面,相对美国仍然较少;在核心芯片、核心元器件和传感器方面被卡了脖子;中国具有国际影响的开源开放框架平台还不多,尽管近两年百度、科大讯飞等企业已经开始开始建立一些平台;顶级人工智能的学者和人才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

  高文认为,要推动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就要弥补以上的不足,中国人工智能的应用生态要与国际主流的趋势接轨。他表示:“其中最关键的是开源开放,这与整个生态的建设有很大的关联;同时也也必须考虑培养AI领军人才,仅靠市场上的创新企业和独角兽进行产业化人才培养还不够,一定要重点培养基础研究和算法方面的高级人才,此外还应出台相应的政策资金配套措施。”

  高文还称,鹏城实验室正在把战略研究与市场、资金融合,去年花了40亿人民币建立了1000P算力的鹏城大科学装置。“现在这个装置我们只用了30%的算力,剩下的70%我们希望开放给社会使用。”高文表示,“目前的用户包括华为、百度等头部企业,包括一大批高校和中小型企业都在用这些算力,对于人工智能的推动和大模型的推进起到关键作用。”

  高文说道,人工智能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通过学科交叉的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完善国内生态链,加速把国内市场和数据优势转化成从技术到产业连接的优势,让中国的人工智能领跑全球。

  近年来,医疗和生物技术领域成为人工智能技术重要的落地场景,比如脑科学的研究。刘庆峰表示:“我们也在探索怎么样使得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相互结合,从而使得发现脑、保护脑、认识脑、发展脑,并推动脑机接口相关工作的发展。”

  他提到人工智能在对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的检测和诊断方面拥有潜力。“科大讯飞的医疗智医助理在合肥试点上线以后,现在已经看了2亿多病人,每看一个病人,机器都在与医生的信息交互中得到进步,系统在不断的发展。”刘庆峰表示。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也分享了人工智能对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意义。李开复说道:“在巨大的技术革命推动下,哪个国家占领了技术制高点,就能在未来几十年领跑全球。”他认为,未来必须一方面用大机器模型继续推动AI算法,另一方面需要加速量子计算的能力。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