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管 > 素养 >
    企业和管理者应该拼什么?
      时间:2017-12-08 11:02 作 者:

  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让人们越来越容易得到即时满足,尤其是物联网、人工智能、知识付费时代到来后,“快速”已经成为一件理所应当的事。

  但是,硬币都有另一面。诸如面对“3天封闭训练让员工脱胎换骨”的宣传标语,被数字抓住眼球的时候,某些管理者、职场人容易在加重的焦虑情绪和业绩压力里、产生理解性偏差,这时候,静下心追根究底“拼速度的正确姿态”,显得格外重要。

  拼认知和引领

  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在《从0到1》这本书中回忆创办Paypal的历程:那时候团队想要创造一种新的网络流通货币来替代美元,于是就有了第一个产品,这个产品可以使人们用掌上电脑转账。但是,在那时,也就是1999年末,掌上电脑尚未普及,产品进入市场后发现,“没人需要这个产品”,或者说,没有足够强大的使用场景来支持这款产品。

  当时的记者们甚至把这个产品连同这个想法评价为“1999年最糟糕的十大商业构想之一”,市场困境促使团队另辟蹊径:那时掌上电脑确实没有普及,但是电子邮件已经普及了,于是他们开发出了一个电子邮件支付系统,人们可以通过登陆他们的网页转账。

  当我们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用着支付宝、微信让生活、生意更便捷的时候,彼得蒂尔的团队在21世纪还未到来之前,已经将网络支付运用于商业,让人们通过登陆网页来转账、交易,这早了当今主流的电子支付产品接近30年。

  1999年末的美国被称为“硅谷淘金热”时期,那时候大批的人放弃了原本收入不菲的工作去开办公司,或者进入初创公司上班。在那个时代里,拼速度当然也是一种必须和时尚,但是,最后杀出重围、摘得时代红利的,显然是像Paypal这样的公司:

  以对市场需求的持续把握和对未来消费趋势的透彻分析为基础,尝试失败后另寻他法,开发出引领网络支付商业潮流的创新产品,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认知发展。

  商业构想和创新产品需要等待、需要时间的验证,速度是要的,但是根本急不来。伟大之所以伟大,“拼速度”实质在“拼引领”,能引领的根本在认知。就像乔布斯时代苹果公司旗下的产品理念,特立独行,引领行业和消费,拥有绝对的定价权还受到全世界果粉的追捧。

  拼稳扎稳打

  邢柏《关键的少数-任正非说干部》这本书中介绍了华为逐步渐进式的管理理念。任正非说,在管理上,我不是一个激进主义者,而是一个改良主义者,主张不断地管理进步。

  在任正非看来,市场和利润都是依靠每一个百分点慢慢增加和提高的,细化目标并逐一实现,这是保证工作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可实现性的前提,是企业获得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他反对急功近利,反对一开始就要宣称占据多少市场份额、得到多少流量和客户,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细化目标和执行能力。

  比如在20世纪90年代,任正非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构想,使华为慢慢在城市里站稳脚跟,接着华为将目光瞄向了整个国内市场,等到在国内市场占据大份额后,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而在拓展海外市场的时候,华为先从俄罗斯开始,然后是非洲、欧美等。

  邢柏评价,华为一步步走来,每一个目标都很明确,而且都是逐个实现目标,并没有进行跳跃式发展,这样就确保了华为在保持总体的战略目标方向上稳步前进。

  我们看到的华为采取的是群狼战术,看起来突飞猛进,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优势明显、可圈可点,但是正如任正非所说,华为的发展是一步步做起来的,绝对没有什么猛然跃进或者暴发户式的一夜成名。所以华为在“拼速度”的时候,更在拼稳扎稳打,也只有以稳健作为基础的飞跑,才不容易跌倒。

  拼专注

  美国国防部长,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说“我们必须只对眼前的事情感兴趣,我是说专注,做一件事情的同时,不去考虑别的东西,这样,别人对我们的干扰就有限。一旦集中精力把手头的工作完成好,别人就再也别想追上你。”这是企业成功和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李翔在《任正非:华为向蓝血十杰学什么》这本书里举过一个百度过去在战略方面的例子,来说明企业专注的重要性。“百度一直在贯彻一个叫作‘721’的发展战略——将70%的资源投入跟搜索直接相关的产品和技术研发中,将20%的资源投入跟搜索间接相关的产品和技术中,还有10%的资源投入其他创新项目研究中。”

  其实这个不难理解,李彦宏要发展和稳健兼顾,所以把大部分精力投入核心业务中,可是作为风口变化速度最快的互联网企业,新的机会和趋势也要时刻去关注,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个比例:7:2:1。

  这个比例的存在,让公司在专注的路上还不至于太“钻牛角”。大的方向把握住了,不能失焦,新的风口也跟上了,不至于走偏。在稳固利润的基础上坚持持续创新的投入,按照李翔的话说就是“七分精力埋头做事,三分精力抬头看路,这样才能既不失专注,又避免盲目,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从企业说到个人,专注力也是最重要的素养之一。

  怎么专呢?第一要静。成大事者,有静气。

  这个时代实在是太快了,现代职场人的日常之一就是讲效率、拼速度,这个时候只有静下心、日复一日地熬炼、更专注在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上,才能成事。雾满拦江就说过,“智慧,可以写万本书,读百万年。也可归结为一个字:静!成大事者,有静气。”

  笨办法、聪明办法没那么重要,选择和方法论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开始行动从而有了自己的纲领,而且一直在主干道上走,而且要越走越专注,越专注越沉静。

  第二要放。战略的略,是忽略的略。

  在电视游戏领域被尊为偶像、享誉世界的程序员、idSoftware的创始人之一约翰卡马克说过,“专注,就是决定,什么事情不要去做”。猎豹CEO傅盛也说过,“战略的略,是忽略的略。”在某种程度上,个人事业的战略布局,就是要懂得专注,并且始终懂得舍弃。

  傅盛介绍过一种方法,把每天要做的重要事情列出必做清单,这份清单不能超过5项,然后试着砍掉一半,关注剩下的那一部分;之后,再砍掉一半,剩下的那一件事情,就是最重要的事情,需要全力以赴和始终专注。

  如果担心自己不够专注,那最好连“关注”都要试着避免。如果公众号的一篇文章、手机上的一条信息,也会让你分神,那就横下心,看都不看。没有专注的关注,都是浪费个人资源。

  长期且耐心的专注会将职场人的个人成长慢慢演变成这样一个过程:一开始一定是慢速前进,在某个临界值到来的时候偶尔感觉到一些如有神助,这时候仍然要继续前行。只有当大的临界值到来的时候,熬过瓶劲期后的质变就发生了,一个个的质变最终成就了高水平的职场人生。

  而这样的过程,就是一个字,专,有静有放的专。

  最后

  没有捷径、不傻拼速度、忘记一夜成名,用认知、稳健和专注,获取领先对手的资格,诗和远方才有可能变成眼前的“苟且”。请加油。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