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半以来,一大批代表经济结构转型的新兴产业和个股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明星。不少基金经理摒弃了传统经济中的投资思路,顺应新经济的步伐,对A股市场存在的结构性机会做出有效布局,从而成为经济转型期持续领先的白马基金。在新经济时代,这些基金或许对投资者更具有借鉴意义。
59只基金逆境胜出
据天相投顾统计显示,从2010年到今年6月底三年半时间,上证指数和沪深300(2289.762,14.39,0.63%)指数分别累计下跌39.61%和38.46%,中小板指(5376.173,23.97,0.45%)数跌幅也达到20.87%,而2010年6月1日推出的创业板指数截至今年6月底则上涨1.17%,同期表现大幅超越其他主要指数,代表新经济的创业板指数的强劲表现成为过去三年多来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大盘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偏股基金也未能幸免,整体出现下跌,但跌幅远小于大盘。据天相投顾统计显示,2010年之前成立的331只主动型偏股基金过去三年半时间单位净值平均下跌12.89%,跌幅仅相当于沪深300指数的33.52%,显示出基金的整体抗跌性。
其中有59只基金逆势取得正收益,大幅战胜市场,特别是有21只基金区间收益率超过10%,表现最好的广发核心精选基金过去三年半收益率达到30.23%,排名全市场第一,农银行业和银河行业分别以29.11%和25%的涨幅排名第二和第三名,景顺增长、广发聚瑞、华夏策略、华夏精选、泰达红利等基金区间收益率也都超过20%,成为新经济的胜出者。
此外,嘉实优质、景顺增长二号、景顺优选、嘉实增长、国投稳健、中银收益等基金收益率也都超过16%,同样表现不俗。与这些绩优基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两成基金区间跌幅超过25%,特别是有7只基金跌幅超过40%,表现最差的基金单位净值下跌了44.67%,远超大盘。
白马基金前瞻性
布局新经济是关键
白马基金的最大特征是能把握住结构性市场的投资机会,同时在单边熊市里没有显著跑输同业,长期来看,这些基金的收益自然能取得领先。以广发核心精选基金为例,该基金在2010年、2012年和今年上半年的结构性市场中分别取得16.13%、20.12%和27.73%的正回报,分别排名偏股基金第44名、第8名和第11名,可以说该基金充分把握了结构市场的投资机会,同时,该基金在2011年的单边熊市中下跌26.91%,跌幅虽然超过大盘,但相比偏股基金平均23.73%的跌幅,并不算特别落后。因此,结构市充分把握机会,熊市尽可能规避风险成就了广发核心的长跑冠军地位。
排名只是表象,实际上,对经济调控和转型的前瞻性把握才是广发核心能战胜调控熊市的最关键因素,早在2009年的年报中,广发核心基金经理便认为,2010年看不到大的系统性机会,将本着以个股为重的原则,把侧重点放到不受调控影响,长期具有发展空间的内需型行业,精选能够独立于周期的个股。同时对周期性行业将根据情况进行波段性操作。回过头看,这一投资思路正是顺应了过去A股发展的主线,内需和新兴产业个股表现突出,周期股只存在阶段性表现机会。
和广发核心精选类似,农银成长表现出同样的业绩特征,该基金在2010年、2012年和今年上半年分别取得17.87%、14.12%和23.69%的正回报,分别排名第36名、第36名和第26名,其在2011年单位净值下跌22.4%,好于行业平均,这使得该基金长期业绩十分突出。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在2009年年报中也表示,“产业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科技、节能减排等新兴产业和消费品行业是未来成长的主要动力,本基金将重点关注这些未来的成长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