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际 > 非洲 >
    中国非洲研究七十年:回顾与展望
      时间:2019-12-23 05:50 作 者:

  中非关系源远流长。中国人从听说非洲和接触非洲开始,到与非洲同呼吸共命运,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20世纪是中国与非洲共命运的世纪,21世纪将是中国与非洲同发展的世纪。如果说,20世纪中国与非洲共命运主要表现在列强瓜分、社会剧变、民族复兴和国家建设四个方面的话,21世纪的中国与非洲可以在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秩序、推进世界经济发展、塑造包容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通力合作。只有这样,中国与非洲才能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非洲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国非洲研究可以概括为中国非洲研究的五个阶段:感受非洲、支持非洲、了解非洲、熟悉非洲和研究非洲。

  感受非洲(古代-1949)。早在汉朝以前,中国与埃及即存在文化交流。杜环可能是首位留下有关非洲文字记载的中国人。在随后的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中国学者不断探讨非洲这块遥远的大陆。民国时期,中国学者继续探讨中非关系。张星烺先生在1930年即得出中非交往源远流长的结论。他将古代典籍爬梳整理编成汉唐、宋元明代中国与非洲之交往各章。他对典籍的疑难之处进行详细注释,留下难得的史料汇编。

  支持非洲(1950-1965)。这个阶段的非洲研究主要是政治导向,与非洲的接触和研究集中在支持民族独立运动方面。了解非洲(1966-1976),在文化大革命中,一些相关机构仍在加强了解非洲国家的情况,同时翻译了大批作品。熟悉非洲(1977-2000)。改革开放促使中非关系的加强,学界对非洲的熟悉程度也在加深。研究非洲(2000-至今)。随着中非关系的全方位发展,中国人对非洲的研究正式拓展。

  中国的非洲研究可以说经历了四代人。

  第一代以北京大学历史系杨人楩教授为代表。他从欧洲学成回国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为了响应中国政府加强研究亚非拉国家的号召,他从法国历史教学转为非洲历史教学,并且培养几位学生如郑家馨、陆庭恩等人,他们成为第二代非洲研究者的骨干。北京外国语学院的纳忠教授长期从事阿拉伯研究,对埃及史有专著出版,后来也成为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的首任会长。南京大学的张同铸教授从人民大学毕业后,主要从事非洲地理研究。还有涉及中非关系史的学者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的第一任领导张铁生,他从早期参加革命工作时就开始研究中非关系史。他们对中国的非洲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开拓作用。

  第二代非洲研究者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以葛佶、屠尔康和吴秉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包括陈公元、高晋元、吴秉真、唐大盾、吴期扬、杨立华等。北京大学的郑家馨、陆庭恩、何芳川、宁骚,北京师范大学的张文淳,人民大学的赵淑慧、华东师范大学的艾周昌、中央民族大学的顾章义、湘潭大学的李广一、南开大学的张象、郑州大学的许永璋、南京大学的姜忠尽等。第二代学者有三大成就,制度建设(1979年创立了中国非洲研究会,1980年中国非洲历史研究会)、组织工作(组织各机构和高校的非洲研究中心并就各种问题和知识交流进行会议和协调辩论)和学术成果(最突出的是非洲研究丛书的出版,特别是《非洲通史》(3卷本)和《简明非洲百科全书》,翻译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通史》(8卷本)。

  中国非洲研究第三代是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新一批研究者。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向研究者提出了新要求,政府有特殊导向,中国企业有新的需求,民众希望了解非洲。这样,诸多政策研究和咨询报告纷纷出笼。这一代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最好的例子是李安山博士作为唯一的亚洲学者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洲通史》(9-11卷)国际科学委员会的工作,并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副主席。他有关加纳的历史学著作(中英文版)被北京大学作为礼物送给加纳学者、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先生。此外,非洲语言也开始在诸多大学开设。各种著作和译著的出版开拓了读者的视野,非洲列国志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各非洲研究中心各种出版物,为中国非洲研究的普及和深入做出了贡献。

  目前中国的数十家非洲研究机构和智库正在耕耘非洲这片沃土。新的时代赋予了新的要求。中国也涌现出一批新的青年非洲研究者。他们中相当部分具有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不乏实地调研经验,同时与学术网络紧密联系。更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热爱非洲研究,并有一定的非洲语言训练和较系统的学术训练,对新的研究领域具有特殊敏感,并与国际学术界联系广泛。这些青年学者中还有不少具有海外学习经验和在非洲长期调研经历,在非洲研究方法论和研究领域开拓上有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些青年学者有的已获得国际学者的承认。例如,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程莹博士的论文获得尼日利亚“拉各斯研究论文奖”,刘少楠的论文于2018年获得美国非洲研究会优秀论文奖。

  中国的非洲研究有些什么新课题与新趋势?在法律方面,我们应该注意与国际形势相差的法律问题,例如查戈斯群岛的归属问题。在政治学方面,非洲自主性、政治传统的合理性、民主选举的利弊以及反恐问题应该给予更多重视。经济学应加强对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研究。自贸区将覆盖12亿人口、GDP达2.5万亿美元的市场,自贸区秘书处设在加纳,其溢出效应不可小视。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总部位于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是区域一体化发展较快的区域组织,2019年部长级会议重申将加快货币一体化进程,于2020年推出单一货币,此举之作用及趋势急需探讨。此外,国际发展合作中的非洲视角以及水环境、非洲法郎区、小企业等方面也需关注。人类学与文化研究的领域包括民族与族群认同、非洲哲学、非洲文化适应力和影响力、非洲文学以及影视的研究。社会学可加大对游牧民与定居者的互动、城乡的互补、城市化、非洲移民裔群的探讨。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应加纳非洲的一体化、非洲在联合国的作用以及非洲与大国的平衡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未来的非洲研究应该处理好以下关系: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微观与宏观的关系、知识普及与深入研究的关系、实地调研与理论探讨的关系、智库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关系、国别、地区与全球研究的关系等。研究是艰苦的,也是快乐的。本人对中国的非洲研究充满着希望!
 

(环球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