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际 > 亚洲 >
    中国企业重估海外投资风险
      时间:2013-08-28 13:40

  当2008年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水电(行情 股吧 买卖点))开始在利比亚建造一幢公寓楼时,这个20亿美元的项目似乎无比安全:它是卡扎菲政府委建的项目。目前已经身亡的卡扎菲曾牢牢控制着利比亚。

  但三年后,随着利比亚陷入内战,这家中国工程公司不得不仓促从利比亚撤回员工。中国水电是全球最大的水坝建造商。

  中国企业多年来一直在进军新兴市场,并博得能够在艰难环境下开展项目的名声。但在利比亚等国的经历正促使中国企业改变对风险的评估方式。这种转变是在本国政府支持下做出的。而中国企业也正日益与柏克德、现代建设、礼顿等国际承包商展开竞争。

  中国水电董事会秘书王志平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我们宁愿流口水,也不愿流泪。”这是他首次接受外国媒体采访。

  在中国水电总部大楼的一个房间里,王志平解释称,他们宁愿错过一个高风险的项目,也不愿虽然竞标成功,最后却后悔不迭。王志平是中国水电最高管理层中的一员。

  坐在5位高级经理中间的王志平表示,中国水电大约5年前决定采取更为谨慎的策略。他说:“那时候我们的风险防范意识比较薄弱。”

  参建了三峡大坝的中国水电过去十年在海外迅速扩张。2011年中国水电实现营业收入183亿美元,国际项目在当中占到了47%。中国水电承建的项目遍及60个国家,是全球第十四大承包商,领先于鹿岛建设株式会社和株式会社大林组等日本公司。

  中国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工程公司去年实现海外收入1170亿美元,过去十年间增加了10倍。

  根据行业刊物《工程新闻纪录》,全球十大承包商中,有5家是中国企业。

  尽管中国承包商在技术实力方面可以与人一较长短,但他们面临如何应对政治风险的巨大挑战,尤其是在利比亚、马里和阿富汗等战乱地区的绑架事件让他们学到了教训之后。

  中国水电的许多海外项目(涉及矿山、公路、发电站和足球馆等)的资金来源于中国向东道国提供的贷款,后者则用原油等资源偿还这些贷款。

  尽管这种模式帮助了一些资金匮乏的政府——否则这些国家无法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但它让中国企业在全球许多冲突地区面临风险。

  王志平表示:“如果风险过高,我们(现在)就不会去。我们最担心的是海外市场上因为政治风险而导致的动荡,包括武装冲突。”

  中国水电的“谨慎对待”名单上包括伊拉克、阿富汗和缅甸。2011年,缅甸军政府单方面暂停了中国水电在该国价值36亿美元的水电项目。

  这让中国水电的立场与其他中国国有企业相比略显保守,比如开始在伊拉克项目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资石油(行情 专区)公司。

  中国水电表示,这种厌恶风险的态度对股东有利,因为政治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企业难以在这些国家赚钱。

  尽管中国水电已经在上海证交所上市,但它依然是一家政府的附属公司,65%的股权由其国有母公司持有。

  中国水电态度转向谨慎,反映其经受过一些代价高昂的教训。王志平表示,利比亚冲突导致中国水电暂停了在该国总价值为12亿美元的合同,并减记了2亿元人民币的资产。

  王志平称:“这只是一个估计的数字。至于其他的损失,比如被炸毁汽车(行情 专区)的数量,或者每项固定资产的确切损失……则很难得出一个准确数字。”

  中国水电还受到其他冲突的困扰——该公司工人在南苏丹和阿富汗遭到杀害、绑架。当前的马里冲突则可能威胁到该公司的一个水电项目。

  其他中国企业也开始像中国水电那样变得更加谨慎——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政府的鼓励。中国商务部最近颁布了有关海外合约的新条例,包括出台更严厉的环境标准,并修订了反腐败规定,这其实是承认伴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迅速扩张而来的挑战。

  中国承包商最初是在政府“走出去”的指示下,受大量廉价的政府支持贷款驱动,进军海外的。这种与政府的密切关系帮助它们抢占了市场份额。

  例如,“国际河流”编制的项目清单显示,在中国水电承接的204个海外水电项目中,有80个项目获得了中资银行(行情 专区)的贷款支持。国际河流是一个设在美国的环保组织。

  中国水电目前希望进入新兴市场以外的地区,此举也将降低该公司对政府支持贷款的依赖。

  王志平表示:“我们发展国际业务的下一个重点是欧洲和美洲市场。我们希望成为世界级的承包公司。”

  但进军发达市场并不容易。有一些中国公司在欧洲的项目就陷入了困境。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波兰一个高速公路(行情 专区)建设项目中成功夺标,但项目进行到一半就被取消了合同。中海外是中国中铁(行情 股吧 买卖点)的子公司。

  尽管遭遇了这些挫折,许多专家相信,中国公司将成功打进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工程市场。亚洲开发银行投资专家木村寿香表示,这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它们技术实力的提升。乐观人士指出,当今跻身全球最大工程集团之列的日韩企业最初也是凭借“物美价廉”起步的。

  英国品诚梅森的律师肖瑞夫表示:“三四十年前英美公司在全球建设基础设施,其后日韩建筑公司崛起,现在中国公司正遵循同样的趋势。”品诚梅森提供与中国基础设施交易相关的法律咨询服务。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