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网3月28日电(IT频道 潘达)面对微信等互联网公司语聊工具的挑战,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目前开始相应布局自救。而近期中国电信将要推出的“翼信”则释放了一个明显的反击信号,传统运营商正在伺机收复失地。
然而,尽管传统运营商可以借助以往用户基础等一些优势参与到竞争中来,但这种滞后的补救以及体制方面的限制给运营商带来诸多困难。
另一方面,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端语聊软件虽然得意一时,但他们也确实感受到了来自传统运营商方面反击的压力。近期运营商将对OTT业务收费的传言也让人闻到了些许“火药味”。未来,运营商与微信等OTT业务之间的争夺在所难免。
中电信将推“翼信”自救 实现手机与固话间语聊
近期有消息称,中国电信将对其手机即时通信软件进行改进,并将名称由“翼聊”改为“翼信”,此举也被视为中国电信应对微信等OTT业务的重要举措,也是针对微信等语音通话软件威胁的自救信号。
据了解,“翼信”是一款通过网络快速推送语音对讲、视频、文字,多人群聊等免费服务功能,同时提供短信等多种通信服务的手机多媒体聊天工具,支持跨平台,跨终端、跨网络使用。
相比于以往的语音通话或是即时通讯工具,“翼信”最大的特色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端发送语音至固话,固话则会以来电提示有一条语音留言,收听后可以回复数字键进行回复。实现手机和固话之间语音聊天,成为“翼信”的一大优势。
但目前该款软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即当第一次接起固话来电后,可以听到语音提示并进行回复,但无法进行连续对话,只有挂掉电话后再次听到来电声音,再次接起才可以,所以该软件不支持连续对话这一点会让用户感觉到很蹩脚。
对于电信推出“翼信”的应对之策,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认为,在向OTT用户收费根本没可能的情况下,运营商必须明白自身服务的软肋在哪,而且应该积极应对。虽然目前运营商在手机即时通讯方面表现不理想,但并非没有机会,利用其天然网路优势完全可以出奇制胜,但必须加快产品创新和自身转型。
移动、联通相继出招 腾讯有压力
不仅是中国电信方面做出应对,此前,中国联通将流量查询单独计入微信等业务,其中包括腾讯微信、腾讯手机QQ、人人网、米聊等业务的流量使用量。这也让业界认为是中国联通欲对OTT 业务采取收费措施的前兆。
同时,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联通在产品方面很多都执行“跟进”策略,中国联通沃友或在年内进行较大规模升级。
而在中国移动方面,其准备重构飞信业务,将飞信与飞聊整合,欲把飞信演进成未来融合通信产品的核心。同时,还将通过招标的方式引进多家技术支撑厂商。种种举动显示,三大运营商对微信等OTT业务的警惕性正越来越强。
对此,有专家指出,微信还没有达到不能被超越的地步,同时其商业模式也一时无法解决,其与运营商未必是剑拔弩张的关系。而运营商方面的基础用户数是很有杀伤力的,如果运营商能够很好的发挥这个优势,未来也不见得就没有优势。
一方面是运营商动作频频,另一方面,腾讯也并非一身轻松,他们也感受到了来自运营商的压力。此前,马化腾就表示腾讯不会申请虚拟运营商牌照。而面对微信将要收费的传言,他也予以否认,表示腾讯不会对微信用户收费,同时,马化腾称,“目前手机上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这是令我们更恐惧的事情”。
运营商布局OTT困难重重 与微信或将一战
尽管运营商在OTT业务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布局,但有分析人士认为,从电信运营商之前开发的多款互联网产品来看,其都没能很好的发挥自身的用户规模优势和管道优势,最终成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产品。
导致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运营商谈了多年的“去电信化”没有实现,运营商依然在用传统的电信思维去运作这些产品。
目前,三大运营商在近两年都成立了互联网基地,并开始谋求独立的公司化运营,拟从体制上改变传统的“电信思维”,探索电信运营商的互联网服务之路,但这些脱胎于传统电信运营商体制内的互联网公司和产品,最终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
从当前行业的发展态势来看,以微信为代表的OTT业务与传统三大运营商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越发微妙起来,对此,也有业内人士预测,微信等OTT业务与国内运营商年内必有一战。
而飞象网CEO项立刚则表示,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运营商的发展需要互联网公司的带动,同时互联网公司运营也要依靠运营商提供的网络平台。(中新网IT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