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转型 > 榜样 >
    华润宋林的操盘术
      时间:2013-08-05 16:15

  

\

 

  一条实名举报,将低调的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推上风口浪尖,也引发了他如何管理大华润的探讨。

  新华社记者的实名举报,将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华润集团是目前中国最负盛名的多元化控股公司之一,其产业触角可谓无处不在,其中,雪花啤酒、万象城、东阿阿胶、太平洋咖啡等品牌家喻户晓,然而,华润总部以及宋林本人偏居香港,低调的行事风格,往往游离在大众的视线之外。

  那么,宋林究竟是如何操盘这家资产近万亿港元、40万员工的企业呢?

  华润集团曾经营长期外贸业务,直到1980年代,开始由代理贸易向自营贸易转型,努力发展中长线投资项目,重点投资了零售、房地产、电力、基础设施等领域。

  华润一度在实业领域高歌猛进,进军80多个行业,宋林曾评述为“存在机会主义的倾向”。1999年,宁高宁主政下的华润开始重新审视产业布局。反思的一大成果,即在2001年提出“再造一个华润”的战略目标,认为公司应投资“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由人口驱动的业务,比如零售、医药、金融等相关行业”,致力于打造主营行业竞争力和领导地位。

  而1985年入职的宋林,在华润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展现了其在战略规划、资本运作和产业运营的突出能力。

  2001年,华润集团旗下首个上市平台“华润创业”由于定位不清,股价持续低迷。宋林被任命为华润创业董事总经理后,将香港的零售业务及投资物业注入其中。华润创业的消费零售业务得以强化,而集团收取13.6亿港元现金、1.13亿股华润创业股份。

  此后,宋林主导了万家超市业务模式的转型。原本华润零售业务只有小超市的业态,收购万家超市增加了大卖场的业态。万家之前采用出租柜台的经营模式,实现营业额扣点,宋林认为对供应链控制力不行,长期不具有可持续性,他不顾原有管理团队的反对,颠覆了万家原有的业务模式,完成了向自营业务的转型。

  2004年,宋林兼任华润置地董事长,这个上市平台一度只有20多亿港元的市值。宋林确立了“住宅+商业地产+增值服务”的模式,然后进行系统内资源的整合,强力推行“削藩”。他曾自述,“把集团直接管理的一级利润中心,分别往华润置地里装,大范围整合;许多人本来是公司的一把手,按照行政级别,部分是正厅级,现在变成副手,仅仅在组织中负责一个环节,在组织内形成共识,非常不容易”。2005年到2008年,集团分4次合计向华润置地注入了197亿元的物业和地产项目,土地1445万平方米,将其打造为盈利能力最强的地产企业之一。

  长期的资本运作以及业务一线的实践操作,宋林逐渐完善了一种全新的、带有华润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孵化注资”,即从进入一个领域开始,就严格遵循产业培育、资产上市、母公司孵化、注资套现、孵化再发展的路径做强做大主业。自2005年,宋林开始主政华润后,就频频使用“孵化注资”,2008年后集团累计向上市公司注资642亿港元,促使上市公司的业务得到极大促进。

  宋林曾经自述,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华润相当于一个10-15年的长线行业投资者。在宋林的参与或主政下,过去10年,华润集团出售了价值数百亿元的业务,其中包括香港万众电话、江苏锡钢集团、ESPRIT中国业务以及石化资产,在“行业聚焦、区域聚焦和业态聚焦”的原则下,寻找新的投资标的物。

  甚至此次涉事的华润电力,2010年时,宋林曾开玩笑,“再过10年,华润没准把电力卖掉,再把资源配置到地产、消费品、水泥等”,并解释华润进入电力行业的目的,“当年华润很小,多元化业务的布局业绩波动较大,业务组合和资产组合必须找到一个资产有稳定回报、稳定现金流,以支撑其他多元化”。

  一旦重点扶持的业务单元确定后,华润总部并不直接进行运营,宋林曾自述,总部管控的核心方法就是放权与考核,“第一,在内部管理模式上进行相应放权,比如说具体用人权,集团只管控主要领导班子;第二,集团主要管考核评价,不以年度为期限考核,(考核)最少要管三年,并不只限硬指标,包括品牌影响力、人才培养等软实力”。

  但是,与一般PE多进行财务投资不同,作为行业的投资者,宋林将华润定位为长期的行业投资者,追求行业长期价值,因此,他不愿意成为被动投资者,多要求绝对控股。

  控股原则在先,宋林曾经拒绝了很多商业机会,比如,中粮集团入股蒙牛之前,方风雷在香港曾经找到宋林,宋林提出,价格可以谈,前提条件有三项:第一,华润要求控股;第二,蒙牛持有股票的管理层,要么卖掉股票,纯粹做职业经理人,要么离开管理层,专心做股东;第三,华润主导蒙牛经营。作为参股者的掣肘,宋林非常清楚,比如,华润入股万科就是他一手操刀的,他曾经多次向王石建议,万科要进入商业地产,可王石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没听进去,“没关系,我们就跟万科保持股东和经营层的关系”。

  作为央企掌门人,宋林属于副部级。但“华润求人求惯了,没有什么部级单位的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外贸企业改革,总代理的地位没有了,华润为赚钱,愿意放下架子,求人文化在那时候就有了”。有一则有关华润的轶闻,公司一项业务曾有求于一位物价局的局长,局长孩子喜欢养狗,但又担心养狗耽误孩子学习,于是,华润的员工就帮局长孩子养狗,这种事一般央企未必能做得出来。

  宋林曾自述,华润总部位于香港,已经高度市场化,不过,香港市场化经营的一大要义在于法治精神,浸润其间,是否得其神髓?现在,宋林以及华润到了接受考验的时候。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