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政务环境-政务系统指数化测评方法
从政务系统的指标可以看出,从上到下对应于政务环境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满足不同的需求。
信息化测评通常用到的方法有综合评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为了保持设计思路中的简单易操作性,采用综合评分分析法。
综合评分分析法的基本评价模型为线性加权法。公式为:
其中,Pi为第i个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测评值,Wi为其权重值。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政务系统的指标构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政务系统指标,一是权重值。
为了将政务系统和政务环境相匹配,将政务环境测试结果作为权重值取定的依据,政务环境若是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权重就主要分配在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政务环境若是处于发展阶段,则权重将主要分配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发布两部分;政务环境处于过渡阶段,权重将主要分配在前三项内容中;政务环境处于高级阶段,权重将平均分配在四项内容之中。
设计可变的权重是为了体现行政的生态学,通过环境测评结果赋值权重,使原本固定的权重变得灵活起来,有了随环境发展而变化的生态含义,再将权重和政务系统测评结果结合在一起,此时得到了一个环境和系统关联的相对值,这个相对值体现了解决政务系统适应环境程度的问题,在这种方法中,政务系统本身的得分并非越大越好,而是最适于环境的才是最优的系统。
如果政务环境处于前两阶段的地区,其重点在于建设基础设施和信息发布,此时资源紧缺,信息匮乏,公民本身网络普及度不够,致力于公众参与或者实时互动这些环节就容易出现无人应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后续阶段的政务系统指标评分很高,由于其权重值很低,也无法取得较高评分。而越高阶段,对政务系统的要求就更加多,兼顾初级的测评之外,还要达到更高级别的要求,这就对政务系统的均衡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采取的方法首先对被测地区的环境发展程度评分,再从政务系统测评中得到政务系统优良程度评分,以上是对于政务环境-政务系统的测量阶段,在整体测评中将二者结合起来评估系统是否适用于环境,这是对于政务环境-政务系统的评估阶段。这里采用的整体测评方法是从一个相对的角度来考虑电子政务的环境和系统之间的关系,根据政务环境赋予的权重和政务系统本身的评分来计算的相对值,并不是绝对值。因此有可能出现不发达地区的政务环境-政务系统在整体测评时评分高于发达地区的现象,这是测评角度的问题。
4 结束语
电子政务是随着信息革命产生,并依托于信息化而发展,而信息化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变化和不断发展,要拥有信息化的灵活性,造成了电子政务必须随时期、地域、环境的不同有相应的模式,对于电子政务测量和评估的重点就在于电子政务本身是否符合其所在的行政环境。
本文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电子政务进行理解,按照行政生态学的理论,建立了政务环境测评指标,按照发展顺序讲政务环境划分为四个阶段,并且对应于阶段发展提出针对政务系统的测试指标,再将环境和系统结合起来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整体测评,增加对电子政务测评的准确性,希望能够对电子政务的现状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姜奇平。电子政务行政生态学[B]。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姜奇平,汪向东。行政环境与电子政务的策略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2004
[3]张维迎。我国地级市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信息界,2003
[4]秦浩。电子政务研究领域的拓展——《电子政务行政生态学》评介[J]。电子政务,2012
[5]韩冬梅,曹坤。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子政务测评研究与设计[J]。情报科学,2006
[6]于施洋,杨道玲。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J]。电子政务,2010
[7]刘伟章,张俊强。电子政务发展的系统性与多样性融合之道——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视角[J]。电子政务,2011
[8]史达。辽宁省电子政务绩效测评——基于公众满意视角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
[9]胡广伟。电子政务服务能力测评体系研究[J]。电子政务,2010
[10]朱静,李国芳。电子政务与行政生态环境的互动分析[J]。科技创业,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