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电子政务 >
    浅析我国电子政务及其发展对策
      时间:2013-08-09 16:17

  摘 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我国电子政务虽起步较晚,但受到高度重视,取得很大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如下:加强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明确领导机制,克服“孤岛”现象;加快电子政务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电子政务的法制和法律环境;加强电子政务的网络安全管理。

  关键词:电子政务;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一、电子政务以及我国电子政府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电子政务是电子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当今信息化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谓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网络技术将网络和服务进行集成,超越时间、空间及部门之间限制,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向社会提供符合国际水准的、规范而透明的、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服务和管理,从而达到优化重组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目的,形成一个高效、精简、公平、廉洁的政府运作模式。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步,至今经历了从单机到联网、从分散到集成、从办公自动化到政务信息化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已形成了促进公共服务创新的三种模式:一是以政府的核心业务流为主线进行开发的公共服务。二是以政府建立的门户网站建设为主线创新的公共服务,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县级单位都已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三是核心业务与门户网站相结合的公共服务,政府在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时,把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府与公众的接口,大大提高了在线办事的效率。

  总的来说,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已逐步从起步期迈入整合期。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就。

  1.电子政务有助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政府职能转变这一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更新执政理念、转变职能取向。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政府适当地收放了权力,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加大了政务公开力度,保证了公众对政府及其行为的知情权;提高了工作效能、转变了工作作风,逐步树立起守信、诚信的新形象;逐渐改变了权力与责任相脱节的现象,加强了法制建设和舆论监督;实现了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承担起为市场和企业、公众提供服务、协调社会秩序的角色。

  2.电子政务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逐步结合

  由于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一方面电子政务为公众参与政府事务提供了畅通的渠道,公众不但可以监督政府的各项行为也可以更广泛地参与政府的决策,不但使得政府行政更加公开透明,也增加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另一方面,电子政务所奉行的“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求政府不断地提高自身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赢得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公众的有效监督会使得政府事务愈来愈公开和透明。

  3.公民参政议政成本降低

  民主历来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然而以何种方式实现民主,却是一个争执不休的话题。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给人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为民主提供了一个新的生长平台。这不仅是因为互联网上的信息交流是直接的互动的,而且借用网络传达的民意对官员而言往往是最直接的,更显得真实和可信。对民众而言,网络更是为其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渠道,无须花费公民过高的权利成本使得公民感到便捷,有了当家做主的亲身体验,从而提高了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二、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

  电子政务的建设、管理和运行体制不完善导致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都各自为政,部门之间相互封闭,缺乏组织协调和统筹规划,组织机构缺乏落实,资金和设备较分散,信息沟通和管理协调难度大,职能配置和运行方式的不明确,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严重,信息的共享程度低,整合范围广而且难度大。

  2.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开发利用水平低

  当前的电子政务应用只处于个别的政务流程信息化阶段,流程整合和服务创新才起步,政府部门间的协同办公程度不高;大多数政务部门的开发能力有限,没有办法开发出适用性和应用性高的业务应用系统来满足对网络应用和管理系统的迫切需求;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并没有达成共识,形成了自建、自用和自成体系的电子政务模式,完整的电子政务体系被人为地割裂成了一个个“孤岛”;应用则更多的是处在例如传递政府信息和办公自动化的低层次的、简单的应用上;办公自动化、应急指挥、医疗保险、社会保障、政策审批执行和公共服务的地区性特色不足,大多为重复的低水平开发,缺乏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系统;已建成的大部分应用系统的业务流程相对固化,软件系统不能随着政府改革和决策的变化而变化。

  3.建设和应用发展不平衡

  虽然目前在我国一些地区电子政务的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政府网站信息量少、内容成就、不够丰富且更新速度缓慢,一些失真信息、垃圾信息随处可见,信息资源的建设缓慢,无法产生良好的效益。特别在一些市县级政府的网站信息资源建设的缓慢问题更为严重。应用系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就导致公共服务效率低、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积极性。

  4.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工作严重滞后

  目前,我国计算机和网络的立法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在电子政务领域还没有一部完全意义上的法律。电子政务发展至今日,它的每个环节都与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法律法规不但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了依据,而且法律法规的实施也左右着电子政务的发展进程、制约着它的发展速度。更重要的是,纵观全球,电子政务的立法可以说是当今世界立法的重点,要实现与世界接轨,电子政务立法更是迫在眉睫。

  5.信息安全环节薄弱

  由于一些行政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淡薄,不能正确处理好专网、内网、外网之间的关系,也不能正确区分涉密和非涉密信息并有效保护信息,再加上网络安全管理缺乏相应的行政法规作为保障,没有同步的制度制约机制,从而造成了网络安全管理上的漏洞,产生了网络信息安全上的严重隐患。

  三、推动我国电子政务进一步发展的对策研究

  1.加强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在目前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改革中,知识型政府是大势所趋,而实施知识型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体制与技术的关系问题。这就需要改革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通过网络这一现代化媒介进行快速的流通和传递,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传输渠道从而构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模式,使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管理岗位上的工作者能够不断地缩小获得信息时在数量和时差上所产生的差别。由此实现政府组织建构由繁到简,逐渐向扁平化、知识化发展的趋势,从而构建成高效能、优配置的精简型政府管理系统。

  2.明确领导机制,克服“孤岛”现象

  电子政务建设涉及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政府机构和工作人员,联系着企业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因此,要避免政从多出,相互推诿等现象的存在,必须确立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主管职权部门,明确领导机制,统筹领导电子政务的建设。构建一个统一的、自上而下的电子政务平台,通过各种程序链接和数据交换,最大限度地打破原有各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实现系统之间的交互操作和系统资源的共享。打破部门隔阂和条块分割的“孤岛”现象,设立统一的电子政务数据中心,逐步整合信息资源、完善服务框架、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建立点面结合的资源共享机制,实现部门间、行业间、地域间的政府信息协作和共享,预防新的“孤岛”产生。

  3.加快电子政务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电子政务的可靠保障,各级政府要确立实现“电子政府”、发展电子政务的目标,优化业务流程、改革政府管理模式,转变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电子政务建设是对传统政府工作模式、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进行的彻底变革;完善、健全政府专网的建设,加快高速、畅通的政务网络系统建设,引导、规划国家主要的通信网络和社区宽带网的建设,加快各地政府系统和“数字城市”的建设,进一步打通各级政府与上级政府沟通链接的专项网络;实现互联网的产业化运作,吸引第三方机构参与电子政务的建设,这样既能减轻政府电子政府建设过程中的压力,达到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也可以使企业从中获利。

  4.健全电子政务的法制和法律环境

  法律是保障我国电子政务规范、有序发展的基石,电子政务的立法势在必行。电子政务立法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电子版权法、电子签名法、数据保护法、信息资源的传递交换管理等法律条例。除此之外,伴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利用互联网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现象日益猖獗,这势必影响到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而目前我国针对计算机违法犯罪的处罚条款还仅仅是分散于《刑法》、《民法》等法律、法规中,还不够系统全面,具体操作起来也困难重重。为了更有效地保护网络安全、打击计算机犯罪,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专用于计算机网络的法律,旨在为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为电子政府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5.加强电子政务的网络安全管理

  加强电子政务的网络安全管理非常重要,它关系着国家的安全以及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行。要依据电子政务的技术要求和安全规范来完善电子政务的网络安全管理,加强公务人员的保密意识,强化规范化管理,对专网、内网、外网之间进行必要物理隔离,对重要的信息进行备份;要加强相关的信息安全保密制度建设,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机制,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及应急协调预案,强化安全技术与手段的运用,不断提高反黑客、反病毒的水平,将破坏网络安全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确保电子政务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工作行为中越来越普遍,加之我国正处于行政体制改革的攻坚期,加快电子政府的建设无疑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电子政务代表了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但电子政务建设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健全的,它需要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但只要我们科学分析、正确决策,一定会早日建成健康有序的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

  参考文献:

  [1]赵豪迈.电子政务中政府模型与建模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王长胜.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