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电子政务 >
    电子政务该取“质”还是“量”
      时间:2017-10-18 14:32 作 者:

  1999年的“政府上网年”拉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序幕,电子政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今伴随网络科技的发展,一大批政务类网站、APP、微信公众号现代信息手段应运而生,在推动网上政务发展为广大受众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吐槽,影响政府公信力。鱼和熊掌在不兼得的情况下,电子政务到底该取“质”还是“量”?

  微信公众号很多内容并不具有吸引力,还有可能出现捆绑关注,甚至还会出现不同公众号间内容的重复或长时间不更新。有的APP和公众号在关注后还需要填写姓名、电话号码等相关个人信息,甚至还要绑定银行卡号,用户在使用时就有了排斥心理和后顾之忧。有的地方为达“量”而忽视“质”,通过行政命令下达数量任务让基层完成下载APP、关注公众号、参与网络投票,并以手机号和身份证号进行注册,以实现关注的有效性。但硬性要求关注量,会脱离现实、忽视受众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强加任务造成受众的反感,完成了任务就会被毫不犹豫的取消关注或卸载APP。

  电子政务重形式、重数量、轻实质、轻质量会带来负面影响,这与建立初衷背道而驰,将好事变为负担。长期关注政务网络建设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沈国麟说,当下政府部门网络建设各自为政的问题突出,政务APP、微信公众号建设泛滥是这一问题的延续,未来必须进行整合。

  从纸媒到多媒体的发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和政务信息走向网站走向手机,给群众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和便捷的获取方式,这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特征,但电子政务没必要各自为政、一个区市县的不同部门出产不同APP和微信公众号。领导干部应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责任心,加强部门间的互通互联,从实际出发,摒弃低质APP和公众号,并根据政务需要、群众需求,结合网络特点和数据特征,进行APP和公众号的强化设计和整合,推出高质量的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实现高效、透明、规范、专业的政务服务,最终达到“质”的飞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