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对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现状进行了首次摸底,聚焦影响群众实际办事效果的突出问题。抽查平台中仍有26%未与本级政府门户网站前端整合,未提供统一服务入口,87%的平台回复不及时情况较突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群众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拥抱互联网,运用新媒体新手段,将互联网打造成为民服务新平台。截至今年8月底,已有29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成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其中16个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简化了办事手续、缩短了办事时间,甚至有些事儿在网上轻轻一点就能解决。像以前需辗转多地补办身份证、跨省异地报销医疗费用等得到了根本解决。互联网政务服务在促进政府改革、简政放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调查中也发现,各地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仍存在一些困扰企业、群众办事的痛点。在随机抽查的201个平台、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865个服务事项中,26%的平台未与本级政府门户网站前端整合,68%的平台部分栏目下无内容,87%的平台咨询投诉回复不及时,33%的平台服务信息不准确。
说到服务体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就要向商业网站学习。比如购物网站,服务人员有问必有答,找需要的商品也能一键搞定,不满意就给差评。其实,互联网服务平台建设也不妨有点商业精神。前段儿时间,媒体报道郑州市政务服务网,市民不满意就能给差评,向商业网站服务体验学习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进一步改进服务理念。互联网服务平台并不是简单将已有的各部门审批项目搬到网上就可了。在政务服务上网的过程中,需要站在群众的角度,从方便群众需求出发,对审批流程进行再造,这就涉及权力再分配问题。需要审批部门站在大局考虑,围绕为民服务理念,从方便群众办事的角度出发,做到只要不涉密事项就全部上网,办事流程能简化的简化,能合并的合并,没有必要的就取消。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相关部门要建立值班制度,对群众需解答的问题,做到第一时间回应、第一时间解决,让贴心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
做到信息共享、互通有无。现在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部分政府、部门建立了政务云,为信息共享建立了软硬件环境。群众、企业在办理各类事项中,包括户口本、身份证、银行卡在内的各种信息,都提交了无数次,也“躺”在了各部门的档案里。但当我们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窗口办事时,甚至在相同的部门办事时,还要重复提交相同的资料。各部门只要实现信息共享、互通有无,那群众办事的流程就会再缩短、办事效率就会再提高。
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背景下,我们的政府部门更应勇于创新,将新技术、新体验用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中,借鉴商业网站服务理念,始终将群众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建立智能化、立体化、全天候、零缝隙、无时差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