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港澳台 >
    台湾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
      时间:2018-01-03 13:19 作 者:王建民

      2017年,台湾经济呈现“外温内凉”、“贸易热投资凉”格局。在外部需求增加带动下,台湾经济呈现明显的回温增长态势,预计全年经济增长接近2.6%;股市出现多年少见的万点行情,主要产业景气好转,企业获利普遍增加。但经济改革进展不顺利,争议不断;民生问题没有明显改变,空气污染成为继低薪之后又一个重大挑战。2018年,台湾经济基本上会延续好转与平稳增长态势,但因国际纷争显著上升与岛内选举等因素,对经济改革与发展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经济回暖,呈现显著的“外温内凉”格局

  2017年,受国际经济复苏与市场需求回升影响,台湾外贸出口显著增长,带动经济明显回温。依台湾“主计处”统计,2017年第1、2、3季度经济分别增长2.66%、2.13%与3.11%,前三季平均增长2.64%,预计全年增长2.58%,不仅实现了“保2”目标,也创下近三年最高增长率。

   不过,台湾经济增长动能并不足,表现虽优于前两年,但在世界范围内却表现并不突出,而且非常“平庸”。亚洲开发银行于12月13日发布《亚洲经济成长预测报告》,2017年,台湾经济增长率仍是亚洲“四小龙”最低,其中预计香港经济年增长3.7%、韩国经济年增长3.1%、新加坡经济年增长3.2%,即其他三小龙经济增长均超过3%,只有台湾不足3%。在东亚地区,台湾经济增长表示更不显著。东盟六个主要经济体第三季度增长平均增长5%,大陆经济增长约6.7%,整个亚洲平均增长5.5%左右,约高出台湾经济增长1倍之多。不仅如此,台湾经济增长率也远低于世界经济增长平均水平。OECD预计2017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长3.6%,IMF预计全球经济平均增长3.2-3.7%,均远高于台湾的2.6%,台湾经济有“未老先衰”之势。

  台湾人均GDP增长缓慢,世界排名持续倒退,从新世纪之初的第24位降到30名之外。2017年,人均GDP约24800美元,预计2018年才跨过25000美元,与韩国有望突破3万美元相差5000美元,与香港、新加坡人均GDP超过4-5万美元相差更大。

  台湾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是来自外部需求趋热即出口带动。2017年1-10月,外销订单金额接近4000亿美元(3956.4亿美元),年增长速度10%,创历年同期新高,预计全年可能达5000亿美元(约4900亿),也是2011年以来首次超过二位数增长。其中苹果产业链带动的电子产品与资通讯产品是接单主力,也是台湾外贸出口与经济增长的最大关键。2017年1-11月,外贸出口金额2878.3亿美元,进口金额2361.4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3.1%与12.6%,双双创下两位数增长。其中,全年外贸出口有望再次突破3000亿美元,其中电子零组件出口有望首次1000亿美元,可以说2017年台湾经济主要是靠“一颗苹果”拉动。

  内需不强尤其是投资疲弱依然是制约经济增长的主因。台湾自2002年起就一直推动促进民间参与投资工作,但效果有限,2016年与2017年更出现显著下降,2016年只有606亿元新台币,较上年下降近50%;2017年1-9月只有175亿元,不到全盛时期的20%,显示民间投资促进效果不佳。在前3季经济增长中,来自外部净需求贡献率达1.75个百分点,尤其是第3季度经济增长中内需贡献率是负的0.72个百分点,外需贡献率达3.82个百分点。可见,台湾经济呈现显著的“外温内凉”特征。

  经济形势好转,加上税收制度改革,税收呈现持续稳步增加态势。2017年以来,由于台湾股市兴旺,加权指数跨过万点之后,证券交易税大增40%,1-11月税收达21247亿元新台币,创历年同期最高纪录,连续三年突破2万亿大关,同时有望连续4年税收多收上千亿元,其中受股市繁荣之影响证券交易税创近6年同期高新。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