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墓地经济”再度引发热议,“坟地产”暴利超过房地产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蹊跷的是,对于“坟地产”暴利,消费者一方面骂声连连,抱怨“死不起”,另一方面却对高价甚至“天价墓”趋之若鹜,各地推出的平价墓却少人问津(4月5日《新华社》)。
日前有媒体报道,200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民政局、殡葬管理所及银川市各公墓陆续推出公益性墓区或墓型,但这一举动却遇冷。两年来,只有不到10%的市民选择公益性墓地,银川市最大的公墓园地福寿园公墓修建的200多个标价99元的公益性墓地建成两年竟无一售出。一边是公益性公墓的冷清,一边是对豪华高价墓地的趋之若鹜,很多人又抱怨“死不起”,各种矛盾交织成一曲杂乱的“墓地TV”。
无容置疑,看着小小的一方墓地动辄数万乃至10多万的天价,自然让人有一种“死不起”的感觉,但也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几乎各地所有的墓地陵园均有面对低收入人群的公益性墓地,虽然造价不高,但“实用面积”并不比那些数万、十多万的墓地有任何差别,就从清明节扫墓情况也能看到,价格在万元以上的墓区人声鼎沸、热闹非常,被称为“阴界贫民区”的公益性墓地却极少见人扫墓,尚若真是对“永久的故乡”抱着平常心态,不计较“高低贵贱”,不仅能“死得起”,而且还不用花费太多的钱。
“死不起”更多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我们国人非常注重对逝者的敬重,其中就包括逝者的安葬,子女即使生活朝不保夕,但父母或亲人去世,也一定会想尽办法甚至借贷也要办的风风光光。表面上看,这是在为活人“增面子”,实际上也是在为逝者留下最后也是永久的尊严,其实这也是我们民俗殡葬文化的一部分。在很多古典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改编的影视剧中,我们不乏看到有“卖身葬父”或“卖身葬母”的情节,《天仙配》中董永就是把自己卖身当长工三年的全部收入“提前预支”用来安葬父亲,试想,如果董永不是想“厚葬”父亲,大可以活得悠哉悠哉,说不定还能成为一名“单身贵族”,但也不会留下千古佳话。
坊间对于子女竭尽全力厚葬父母或亲人,一般还都是持赞许态度,反而对“厚养薄葬”并不认可,而这种带有封建色彩的习俗至今并没有太大改变,在我们现在的一些农村,“活着没人问,死了一大阵”的现象也并不鲜见。一些子女在父母健在的时候,并不见尽多少孝心,甚至不管不问,父母过世办丧事,往往浩浩荡荡又吹又打“把丧事当成喜事办”,墓地也舍得花钱。实际上这并不单纯是办给别人看让子女有面子,一方面是怕“薄葬”遭亲朋好友耻笑甚至不依,另一方面也确实是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愧疚,想用“厚葬”以弥补,也让父母在另一个世界享有“尊严”。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高价墓受到青睐,并且即使“天价”也不愁销,低价墓或公益、免费墓无人问津的原因,如果说这是基于传统心理,另一方面,墓地市场的垄断和不正常的市场价格也是促进这种“死不起”心理的推手,墓地属于民政部门独家经营,民政部门一边推出公益性“经济适用墓”,一边又不断开发阶梯状价格的经营墓地,来诱导厚葬消费,一方面倡导文明祭奠,移风易俗,一方面又管理着暴利的丧葬祭奠品市场,在墓区的划分上,有意识的将廉价或公益性的墓地留到“风水”较差的路边或与豪华墓群相向,在人们的心理上形成巨大反差,而对于逝者亲属而言,选择低廉或公益性墓地无异是自寻羞辱,完全市场化的营销策略完全不顾逝者亲属心理上的感受,让公益性的廉价墓地完全成了民政部门应对政策和公共舆论的一块招牌,不仅不具有选择价值,反而成高价墓销售的动力,在这种情景下,人们无法不从心理上抱怨“死不起”。
笔者以为,很多人抱怨“死不起”,有“死得起”的地方又不愿选择,是传统文化思想和墓地垄断所形成不规范市场交织又相互提携的结果。从心理上消除封建传统文化思想,完全实现“厚养薄葬”、杜绝殡葬攀比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如果改革现有体制,营造良好规范的墓地市场,减少殡葬攀比的环境,未必不是一条捷径。将公益性公墓和经营性公墓彻底分开,让公益性墓地和经营性墓地在区域上拉开距离,公益性公墓完全实行统一标准,简朴大方,既要体现公益,又要让活人和逝者享受应有的尊严。把经营性公墓由政府统一规划后交给市场开发,两处墓地互不干扰,从地域上来消除人们的攀比心理,否则,一个墓园人为分为三六九等,“穷富混杂”,即使再有平常心,恐怕没有谁甘愿让逝去的父母或亲人在众目睽睽之下“低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