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晚间,苹果官网发布了CEO库克致中国消费者的公开信,对其在中国市场售后服务上的不足,向消费者致歉,并表示着力改进产品维修政策,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随后的美国股市交易时段,苹果公司股价遭受重创,北京时间昨天凌晨4点整,苹果收跌逾3%报于428.91美元,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仅下跌了0.87%。分析师认为,苹果股价之所以下跌,因其股东对苹果在华市场份额缩水感到担忧而减持股份。(4月3日 中国网)
苹果没憋住,向中国消费者道歉了。一改往日舍我其谁的面孔,苹果的服软道歉来的让人措手不及。
有一点需要知道的是,此次有关苹果的保修政策,真正的压力并不是来自于消费者。在美国之外很多的其他国家,苹果的保修政策也不是完全一致,这在跨国企业产品中是一个很常见的情况。
苹果到底惹着中国谁了?
此次苹果态度180度的转弯过程,或许中国和苹果的关系,并不是我们看上去的这么简单。
苹果与中国市场真实的关系是双向的,甚至是苹果占有主动地位的互利关系。苹果肯定需要中国,但如果失去了中国,苹果也不过是丢掉了金山中的一块金子而已。而离开苹果呢?中国制造业要倒一批,类似富士康的制造企业将面临出现大量失业员工。
苹果CEO库克曾经就不止一次地表示过,未来,中国将是苹果的第一大市场,这就彰显了中国之于苹果的地位。涵盖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在内的大中华区是苹果业务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整个大中华区第一财季营收达6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七成,增速遥遥领先其他地区。尽管目前中国还只是苹果的第三大市场,12.5%的市场份额远低于占市场份额37%的美洲、23%的欧洲市场,然而按照苹果自身的说法,以中国市场增长的潜力,很可能一跃成为苹果最大的市场也不一定。特别是在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受到同样高速崛起的诺基亚、三星等实力品牌蚕食的档口,来自中国市场的消费必须重视。
苹果放弃不了中国,这种利益的考虑是一方面,实际上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在后头。
眼前来看,苹果产业链的维护急需要中国制造业的参与。这两年,美国一直在吹“鼓励美国制造业回迁”的号角,在税收等多种优惠措施之下,还真是出现了不少美国企业的回迁运动。食品巨头佳顿、工程机械大佬卡特彼勒,苹果也呈现出相应的趋势。但考虑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当下,如果不考虑类似中国、印度等劳动力成本的极度优势,而盲目的进行制造业回迁,苹果是不可能在风口浪尖站得这么久。
制造业的迁徙是不可逆转的,无论美国政府给予多少补贴都仅仅只能延缓这一过程。这也是苹果无法放弃中国产业链的一个重要前提——苹果为保持高额利润和劳动力竞争力不可能放弃中国。与富士康、广达等动辄数百万计的庞大员工数量相比,Mac在美国工厂区区200个岗位的生产能力,比例微乎其微。
我们仅对比当下中国劳动力成本占据的苹果利润比例就可以知道,中国制造对于苹果的重要性。据说每部iPhone手机,苹果自己占据其58%的利润,韩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公司占据了约10%的利润,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代工厂,其劳工成本只占了1.8%。这才是苹果无法放弃中国并且转身道歉的根本原因吧。
作为苹果新款手机主要组装地的河南省,去年全年创下进出口520亿美元的新高,与2011年比增幅近60%。其中,进富士康下辖的企业进出口数额就有近300亿美元之巨,占全省进出口量一半强,对于全省外贸贡献率更是高达100%以上,苹果对于中国GDP、就业、税收、进出口等诸多方面的渗透作用已经大大超过了大家的想象。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之下,苹果和中国都算是深谙其道的赢家。相互之间的摩擦不过是为了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磨合。正如苹果无法离开中国一样,中国失去了苹果也将损失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恰恰是在这种双赢的局面之下,作为商人的苹果在没有触及自己核心利益的情况下做出了让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无需过多地演绎。
中国巨大的市场配上中国人历来的小聪明,让众多跨国公司出于售后成本考虑在服务上不得不对中国市场区别对待。也许美国人也有了美国式的小聪明,这封库克的致歉信选择在4月1日愚人节发布,也许是美国式的小聪明跟中国式的小聪明的对抗呢? (许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