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社会公平还是从改革实效来考虑,份子钱既要公开透明、接受监督,更需逐步纳入改革议程,使之成为破解“打车难”困局的新动力。
日前,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表示,北京将出台一揽子的出租车综合改革措施缓解打车难,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出租车价格调整势在必行,有关部门将进行网上公示和听证等程序。业内人士更透露,预计正式实施的时间为今年6月。
在老百姓的印象里,所谓“调整”,常常就是涨价的意思。这一轮调价,有着复杂的经济社会背景,除了油价上涨、成本上升等客观因素,一个重要的政策考虑就是,以调价的利益杠杆,提高出租行业吸引力、调动司机积极性,为破解打车难提供助力。
从社会反映来看,不仅乘客对打车价格上涨加大生活压力有意见,就是不少此次改革的受益者——的哥也有自己的顾虑。一位金建出租车公司的的哥就对记者坦言,如果涨价不涨份子钱、不取消油补,司机才有的赚;但如果份子钱也跟着涨了,涨价对出租车司机来说没意义,而且可能导致出租车司机流失,车少了,反而加剧打车难。不少人也在发问,增加出租车司机收入只能靠涨价吗?企业降低点份子钱不行吗?
不少媒体调查显示,油钱、份子钱,已经成为压得的哥喘不过气来的“两座大山”。据了解,份子钱的构成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内有乾坤。份子钱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制定的?份子钱的构成到底是怎样?这些构成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哪些还有调整优化的空间?份子钱流向何处?总而言之:份子钱有必要纳入出租车改革的议程。
要看到“打车难”的背后,存在着复杂的利益格局。特许经营的高门槛、公司化管理模式、成品油价格的波动,构成了出租车市场的主要成本,影响着司机和乘客的行为选择。如果份子钱在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中占比过高,那么司机作为服务终端就会算:什么时段跑车性价比最高、什么路径最划算,由此导致需求与供给错位,甚至出现“高峰期是‘的哥’休息时”的怪现象。如果成本上涨的压力,总是由乘客和司机等相对弱势一方承担,只调“价钱”不管“份子钱”,给管理部门、运营企业的利益打上“金钟罩”,置身于改革之外,就会加剧人们对决策的质疑。
近年来,各地有关取消或降低份子钱的呼声此起彼伏,但由于既得利益藩篱坚固,这项改革的步伐走得很慢。无论从社会公平还是从改革实效来考虑,份子钱既要公开透明、接受监督,更需逐步纳入改革议程,使之成为破解“打车难”困局的新动力。(原题:增加的哥收入不能只靠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