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0日,笔者正率领记者在四川绵阳北川县做汶川大地震5周年的专题采访,早上8点02分,一阵晃动与闷响让刚起床的我差点跌倒,当时还以为是宾馆楼下在施工。紧接着又一阵明显的摇摆,桌上的台灯哗哗作响,我才意识到遇到地震了。
很快,手机里传来信息、电视上插播新闻,离绵阳约300多公里的雅安芦山县发生强烈地震。由于还没有更多的消息,我们当天上午依旧按计划在北川县进行采访。
进入老北川县城、如今的“北川城地震遗址”,整体垮塌的山体巨石、东倒西歪的断壁残垣映入眼前。一边随着讲解回到5年前那场山崩地裂、万人殒命的巨大灾难场景里,一边从微信微博中看到雅安地震现时不断刷新的伤亡数字和救援消息。此时此刻,五年的时空仿佛完全重合在了一起,身处的北川就犹如300公里外的芦山,眼前断裂的房屋仿佛就是我们要立即投入的战场,还有四周的标语更是唤起了对遇难同胞的沉痛哀悼和对灾区民众的深切牵挂。
“铭记灾难,不忘历史;多难兴邦,铸就辉煌”北川城地震遗址上的这条标语,在此时显得尤其刻苦铭心、无比震撼。“多难兴邦”,这一句当年温家宝总理在汶川救援现场写下的四个大字,曾让多少中华儿女在悲痛中挺起胸膛、树起信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投入到抗震救灾悲壮篇章的书写与灾后重建伟大历史的创造中。
可在当下情景中领略“多难兴邦”这四个字,想到正遭遇灾害的雅安同胞,心中又涌起难言的唏嘘和悲凉——中华民族真的要经历无休止的灾难才能实现“兴邦”吗?
从汶川大地震到今天的芦山大地震,这五年间中国的大灾大难真是够多的了:汶川地震后,次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2010年4月青海玉树大地震,近两年百年一遇的洪灾、旱灾横贯全国;进入今年以来,H7N9势头还在蔓延,极端旱情同时在南北方肆虐。与此同时,还有数不清的特大矿难、安全事故、恶性事件,每天都在吞噬着鲜活的生命。
而这五年,的确又是中国发展最快、进步最明显的阶段:经济总量超越若干大国成为世界第二、“神九”升天实现与“天空一号”对接、“嫦娥一号”绕月飞行、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第一首航母下水出洋、诺贝尔文学奖首次收入中国籍作家囊中……党的十八大之后,更是以“两个百年”的宏伟规划,极大鼓舞着中国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筑就美丽的“中国梦”。
当然,谁也不会单纯到认为“多难兴邦”就是灾难越多越能促进国家发展民族富强。从一般层次来说,灾难能凝聚起同胞的感情,提升民族精神;从更深层次讲,灾难可以加快一个国家心智的成长。愈挫愈勇,这是一个民族成熟国家奋起必然经过的历程。
“地震,又来了,1804天之前,它曾经来过。但今天,已不同,我们还会紧张,但已不恐慌;我们还会流泪,但已不迷茫。这是灾难,带来的成长。”这段刊登于4月21日《成都商报》头版上的话,表达的正是人们对待灾难已经截然不同的态度。
同样是地震,在五年后的今天,全国公众几乎就在强震间歇的那一刻就获知了消息。随后,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立即停止了原有节目的播出,进入到对地震消息的全程直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接力传播的方式将人们注意力迅速集中到了灾区;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在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不仅对救援工作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而且立即命令军队和武警投入抢险救灾;国务院根据国家抗震救灾应急预案迅速启动抗震救灾一级响应,来自各省市的救援队很快踏上了征程;中午时分,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就来到了四川指挥救援、慰问群众;一百万、两百万,一千万、两千万……民间的、企业的、官方的捐赠数字,两天时间中不断刷新着新的记录。
成都这个国际大都市,早上经历了地震的广大市民感觉“和当年5.12时差不多”,表现的却完全是另外的样子。笔者在大街上看不到任何的惊恐与混乱,见不着一个自搭帐篷,大家生活井然有序,百姓表情轻松自然,人们像在说笑话一样描述着早上遇震的情景,相互之间更多提醒的是尽量减少开车外出,给救灾工作让出生命通道;更多呼吁的是那些来自外地的志愿者、媒体朋友少去灾区“添堵添乱”。
也许是四川人这些年经历了太多的灾难,才有了现在这份淡然与沉着;也许是他们见证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太多情景,才会对在党领导下一定会战胜灾害怀有无比信心。四川是如此,全国也是一样。每一次大灾大难,都是一场天地与人类意志的较量,都是一场民情民心与制度力量的融合,都是一场善待自然与认识规律的反思,都是一场对未来道路与文明模式的校正。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将灾害的损失转化为人类社会更为健康发展的正能量,就能真正领略到“多难兴邦”的深义。(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李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