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观点 >
    跨越灾难,需要更多感动人物的坚守与奉献
      时间:2013-04-23 16:55

  大地痉挛,房屋坍塌,山河移位。在生死攸关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批示,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灾情就是命令,各方抢险救援力量有序、科学地沿着“生命通道”,风驰电掣地奔赴灾区,各地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汇聚灾区,一场举全国之力的救援高速展开。灾害面前凸显的人间大爱,像潮水般涌向灾区。

  一方有难、八方驰援,这股人间大爱是灾区人民群众战胜灾害的不竭动力,正激励灾区群众自力更生、奋力自救。大灾当前,各级政府、各族人民一起支援灾区,这是灾区人民群众跨越灾难的外部因素。而受灾地区人民群众树立坚定必胜的信心,不等不靠不要,守望相助、团结一心、坚韧奋斗、尽己所能,积极开展自救互救,这是我们最终战胜灾害的内在因素,也是最根本的因素。

  此时,灾区涌现的感动人物不断出现。“大爱新郎”——张尚年、卓佳,飞行员张尚年地震当天正在举办婚礼,地震发生不到50 分钟就返回部队参与抗震救灾。军人卓佳留下新婚妻子举办了“一场没有新郎的婚礼”。这体现了解放军战士驰援灾区、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微笑女孩”:一名在地震中受伤的小女孩,微笑着说,她不会哭、她很坚强,体现了灾区人民在重大灾难面前的乐观和坚强;“白衣天使张艺川”:白衣天使张艺川痛失亲人仍坚守岗位,这种刚毅性格和敬业精神,感动更多人跨越伤痛,战胜灾害; “新娘主播”——陈莹:婚礼当日发生地震,她穿着婚纱报道灾情,体现了媒体从业者心系灾区、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

  这体现的是众志成诚、同心同力的抗震精神。当年,我们之所以能成功穿越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便是因为我们有战而胜之的勇气和底气,有战而胜之的决心和信念,有一个又一个看似平凡的人的职业坚守。一方面,各级党员干部用生命、热血和汗水铸就“万众一心、众志成诚,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一方面,更强大也更持久的力量来源于灾区人民群众的自立自强。此时此刻,当年灾区百姓挂出的感人标语:“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仍鸣响耳侧。

  同心协力、自强不息,需要在行动上多措并举、通力而为,积极应对当前困难和做好灾后重建准备。在即将转入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之时,灾区人民群众的自强自立尤显重要。除了各级领导干部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之外,更需灾区人民群众自强不息、跨越伤痛的坚定信念。因为灾区人民群众是重建家园的基础和主体,只有把政府的关心和灾民的自救落实到抗震救灾的每一个环节,双管齐下、凝心聚力,灾区重建家园的时间才会缩短。

  同舟共济,自强不息,在自然灾难上顽强奋起的四川人民,和累了宝贵而丰富的抗震救灾经验;在巨大的逆境面前,川人没有退缩,而是昂首向前。跨越灾难,需要更多平凡的人的职业坚守与无私奉献。我们看到,像以上提到的几名感动我们的平凡人的职业坚守,还只是整个抗震救灾队伍的剪形,更多人在默默奉献,发扬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直面灾害、力克艰难,坚定战胜地震灾害的信心。 (周明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