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清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四川芦山“4·20”地震震中灾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下一步抗震救灾要抓紧时间,抓住时机,开展关键性工作。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减少死亡率,减轻伤残。李克强握拳接受采访显示了芦山地震救援的更加坚定的信心。(新华网 4月22日)
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同样的是地动山摇,不同的是及时、高效、有序。震后53秒,第一条震情微博就已传上网络;一小时内,应急响应预案有条不紊展开;3小时里,第一支救援部队火速到达震中,400多名危重伤员被送往异地救护。善于思考的国人在灾难面前不断总结经验,给第一时间抗震救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中央到地方高度统一的救灾理念更加清晰明朗。芦山地震发生后,习近平同志做出重要批示,强调 “救人第一”;李克强第一时间感到了芦山地震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抓紧黄金救援期搜集受灾群众;汪洋来到芦山县太平镇察看地震灾情,并慰问奋战在救灾一线的工作人员;当地省委省政府、县委领导坚守抗震救灾第一现场,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武警官兵始终站在救灾的第一线。无论条件如何艰苦,灾害多么严重,领导干部与百姓同呼吸、共患难的情怀没有变,救人第一的理念矢志不渝。
社会力量志愿救援更加有条不絮。得知地震的消息后,各方社会力量,民间个体纷纷加入到抗震救灾的志愿者队伍当中。有的是具备专业技术的救援队伍,有的是帮忙分发救灾物资、清理卫生的服务人员,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中国情怀。分工明确、有条不絮是救援队伍保持高效救援的重要因素。
参与救灾的方式更加理性。面对灾害的阵痛,谁都想参与到抗震救灾的行动中,用自己的绵薄之力,给灾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当这种力量作为无组织、无纪律的形式出现时,不仅不利于合理救灾,还会给灾区带来沉重的负担。芦山县地震后,一部分人投入到抗震救灾中,而更多的人是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做出正确的抗震救灾方式。同时,社会舆论也形成了一种“理性救灾”的舆论氛围。
总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作为中华儿女,作为中国人,面对着同胞有难,唯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最有效的方式投入到抗震救灾,给灾区助力,为芦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