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京零距离今天上午九点多,南京理工大学发生巨大爆炸声。据称5人被埋,已救出了4人。据学生称,里面有一个炸药库,今天在进行拆迁,拆迁时带到了一根电线,而引发爆炸。消防部门得知,有人员受伤。目前抢救正在进行中。(4月30日《现代金报》)
据周边居民回忆,爆炸发生瞬间,有巨大的爆炸声和震动,甚至在爆炸现场上空出现了“蘑菇云”,两三公里以内均有震感,周边的多数居民家中受损,玻璃破碎,汽车也被砸受损。
南京理工作为全国重点大学,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对安全重要性当会有着超常认识,对与易燃易爆相关的防护措施当会稔熟。按常理,这样一种拆迁,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事故发生后,在回应记者问询时,校方连爆炸事发地点都模糊不清,甚至自相矛盾:校方保安部门值班人员称,爆炸点应该是一处实验室,而校方有关负责人却称爆炸点系校内一废弃工地。
本不该有的矛盾说法偏偏发生,表明校方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监管存有巨大的漏洞,预警功能非常弱化甚至缺失。不禁要问:与易爆品打交道、事关重大的拆迁,事前有无足够的科学论证?施工工人有无必需的资格?事先进行过必要的培训吗?是否熟悉炸药的放置地点?是否了解拆迁的特性以及技术、方法和手段,并掌握了突发情况的紧急操作要领?拆迁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循了操作规程并进行了有效防护?现场有无必要的监控?有无安全“警示”标识?有无消防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
与学校实验室相关的安全事故每年都在发生,事故发生率颇高:仅2012年3月至6月期间,就发生过多起惊人事:3月6日,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心实验楼发生火灾,所幸无人员伤亡;3月17日,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一名学生在做生物催化实验时引发火灾;6月3日,北京大学一闲置实验楼突然起火,所幸楼内没有人员。
与南京理工大学爆炸事故同样惊人的也不罕有。据2012年3月7日沈阳晚报报道,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在检查沈阳煤气设计院时,吓出一身冷汗:看似一座普通的5层教学楼,谁也不曾想到,顶层却存放着一个“炸药包”——大量的易燃易爆化学制剂,一旦发生事故,其威力将使整栋楼垮掉。“学生在下面上课,他们在上面搞实验,真是太危险了!”一位此前对楼上“炸药包”毫不知情的任课教师连连惊呼。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爆炸已引发人员伤亡,血的代价不能白流,必须彻查,必须有人担责。与安全隐患为邻,需要打起十二万分的注意力,需要时时屏住呼吸,打造绝对保险的“安全阈值”,不能有半点疏漏。任何失职行为都绝不允许发生。
文/窦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