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观点 >
    国标机构和监管部门应对瓶装水质量负起责任
      时间:2013-05-03 17:00

  在公众的认知中,瓶装水应该比自来水更安全。然而,瓶装饮用水的国标中,水质指标仅有20项,相比之下,自来水的标准中水质指标有106项。据媒体报道,中国瓶装水标准滞后,测菌仍然按前苏联的标准。地方瓶装水水质标准的制定大多都有企业的参与。

  瓶装水行业标准乱象再次掀起公众对生命之水的焦虑。中国水污染尤其是浅层地下水污染已是公众皆知的事实。据统计,2011年,全国200个城市地下水质监测中,“较差-极差”水质比例55%,并且与一年前比,15.2%的监测点水质在变差。去年,又有媒体曝出我国自来水合格率仅50%,上百种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离子进入水源。在中国水污染逐渐加重,多地自来水质量不合格的现实下,公众花钱买瓶装水喝,本是为了追求安全、健康的生命之水,但逐渐浮出水面的瓶装水行业标准乱象,显然会对公众再次造成心理冲击。

  瓶装水标准宽松、各地标准“山头林立”的乱象背后,是瓶装水国标滞后,缺乏统一、科学标准的现实。针对瓶装水水质指标仅20项,低于自来水国标的现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的一位专家称是因为“瓶装水的源水来自于自来水,所以在自来水检测过之后,某些项目上,瓶装水应该不需要进行检测”。但一个现实是,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山泉之类的“天然水”,已并非使用自来水作为水源。在行业现状不断变化,世卫组织亦更新了检测方法之后,瓶装水的标准却未更新,测菌标准甚至按前苏联的标准,显然会给企业留下标准空隙,给瓶装水安全埋下隐患。

  与落后的标准相比,相关部门监管的不力更让人揪心。各地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在瓶装水的包装上打出“天然山泉水”字眼,推出一些地标中的“新概念”,与消费者玩文字游戏,地方相关部门为了一方利益,任由企业自行制定标准,却无视瓶装水的质量与安全。前不久,媒体曝出某企业山泉水标准问题,这场“标准门”已经持续近一月,相关监管部门的声音却一直处于缺失的状态,任由企业自说自话与互掐。对于公众最关心的该品牌水质是否适合继续选择饮用的问题,一直缺乏相关权威部门的声音。标准乱用、标准低用,很多时候不过是地方保护的借口,一旦曝出质量问题后,地方相关部门或为企业辩解,或选择沉默,监管不力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标准的混乱和滞后。

  标准之争,说到底是公众对食品安全行业焦虑心态的真实写照。无论是之前的乳业标准之争,还是此次的瓶装水国标之争,公众所期待的无非是安全、健康的食品,公众所担心的是国标被企业利益和地方利益绑架,公众权益最终让位地方或企业利益。食品安全行业的标准修订,闭门造车显然是不行的,目前的瓶装水标准主要是原中国疾控中心食品所牵头制定,涉及的部门主要在卫生系统,起草单位还包括了一家企业。在这个标准的起草过程中,代表公众利益的独立的第三方标准审核机制显然并未参与。部门和企业联合制定,就容易出现双方利益互相依托,公众利益被无视的局面。

  产品标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生产之初的质量,约束着企业的生产行为,而监管者的态度决定着产品最终是否可以流通到市场,不合格产品是否能及时回收,消费者则是检验产品质量的最终环节。对于消费者来说,质量和安全无疑是一个产品最基本的标准,也是公众所能忍受的最底线的标准。瓶装水若要通过消费者的检验,就必须首先制定统一、科学、跟得上行业发展的标准,并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引入第三方标准审核机制,确保标准不被任何利益绑架,为公众所接受;其次,监管者的监管力度到位,加强监管,及时加大对低标准、不过关企业的处罚力度。

  只有守好质量和安全的底线,才能通过公众的检验,重塑公众对食品行业的信任,消除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焦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