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综合国力的发展壮大,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发挥好建设性作用
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5日起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以色列国总理内塔尼亚胡6日起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中国与巴以两国保持着友好交往,始终支持中东和平进程,支持巴以双方通过和谈解决分歧和争端。中方接待巴以两国领导人来访,也是上述努力的一部分。
对中东问题上的“中国作用”,巴以双方有期待,国际社会也予以高度关注。这种关注既包含了对巴以关系、中东局势的忧虑,也体现了观察和把握中国外交走向的强烈愿望。
西亚北非动荡和叙利亚战争造就中东新政治生态。然而,巴以问题并未淡出“风暴眼”,其尖锐性和影响力丝毫没有降低。安全和信任的严重缺失,导致巴以双方在边界、安全、难民回归、水资源分配、耶路撒冷最终地位等问题上立场严重对立。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坦言:现在是解决巴以问题的“最后时刻”。如果没有作为和突破,“4年后,一切都将结束”。
巴以领导人访华前夕,个别人突发奇想,如是议论:中国要在中东建立自己的“立足点”,试图销蚀某个大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国际舞台不是任何人的专属领地,推动热点问题解决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同争地盘、抢利益风马牛不相及。上述错误观点根子何在,当事者内心深处最清楚。
中国在巴以问题上的积极作为,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自然延续,并非是想取代其他大国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也没有当“仲裁者”的意图。中国支持一切有助于推动巴以和谈的倡议,也将一如既往地为推动和谈取得实际成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