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和贫,就多那么一点
王文武
到某镇参加农村干部培训讲座,镇党委书记的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他说,既然做了老百姓眼中的“官”,就要甘于清贫,“‘贫’字多一点是‘贪’,当干部的必须小心这一‘点’!”
贫与贪,一点之变,生动道出了贫与富、清廉与腐败的辩证关系。贪则贫,婪则焚。想钱财多一点,就因贫而贪,到头来只会因贪而贫,落得一无所有、身陷囹圄的下场。古往今来,反面典型不胜枚举,刘青山、张子善、成克杰、郑筱萸,都是因为不安于清贫生活,最终落得身败名裂下场。“一点”之变,实际是一念之差。人穷不能志短,为得一时享乐就动贪污腐败的邪念,难免愈陷愈深,最终走上堕落之路。
随着时代进步、收入提高,生活越来越殷实,贫似乎逐渐和我们脱离了关系,但我们依然要时刻警惕“多一点”的物欲追求,因为 “贫”不只是物质上的,灵魂上、精神上的贫穷,更容易让人逾越道义底线、法律红线去为所欲为。甘于清贫,心无贪念,艰苦奋斗,干部才能集中精力干事创业,百姓也会欢心拥护。
堵与疏,城管还需平衡
涂秋元
我从2011年开始从事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俗称城管。这期间,我经历了工作的酸甜苦辣,也时常想,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我们,该如何维护城市秩序。
前不久,我们查处一个多次劝说无果的水果小贩,他用身体护住秤,死活不让我们查扣。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僵持之时,一位知情老者走过来跟我们说:“小贩不容易,家里的开支就靠这个板车了。”接着又对小商贩说:“城管也不容易,40多度的高温都在外面转。”人群中传来了一个声音:“这次算了吧,大家都不容易。”众人随声附和。最终,我们没有按规定暂扣他的电子秤,对他做了一次宣传教育。
在城管执法活动中,如果单靠“追”、“撵”,效果肯定不理想,也容易激起对立情绪。城市管理者应转变思路,变管理为服务,当好服务员,比如规划出区域或时段,给小商贩一些空间、时间从事合法经营。从人民利益的“里子”出发,管好城市的“面子”,才不会丢掉自己的“帽子”。
《 人民日报 》( 2013年06月0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