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评论 > 观点 >
    2016年“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
      时间:2017-01-10 16:32 作 者:张茂荣

   2016年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之年。回望这一年,“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为全世界所瞩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8月召开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的,“一带一路”建设正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

   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快速推进,标志性项目全面开花。

   “要想富,先修路”。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落后,极大地限制了经济发展,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经验和技术均居世界前列。这促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大量合作,有效提升了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已有不少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卡拉奇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等一批重点项目完成融资。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全面推进,中吉乌铁路“安格连—帕普”铁路隧道项目竣工通车,塔吉克斯坦“瓦赫达特—亚湾”桥隧项目一号隧道贯通。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加快建设,雅万高铁启动先导段建设,中老铁路建设进展顺利。此外,中塔公路二期、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莫斯科至喀山高铁、中泰铁路、中缅皎漂港、土耳其东西高铁、匈塞铁路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产能合作不断深化,战略对接深入推进。

   截至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各类双边、多边产能合作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已与法国、德国、韩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就共同开拓“一带一路”沿线第三方市场达成重要共识;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伊朗、英国等国开展核电合作,推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走出国门;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建设进展顺利。中国成功就“一带一路”倡议同欧盟“容克投资计划”、蒙古“草原之路”、柬埔寨“四角战略”、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等对接达成共识,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同捷克、波兰、乌兹别克斯坦、文莱等国以及欧亚经济联盟的发展战略对接。

   贸易与投资合作势头良好,数字亮眼。

   2016年前11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8489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的25.7%,其中出口5234亿美元、进口3255亿美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34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3%,与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004亿美元,同比增长40.1%;沿线国家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2472家,同比增长27.3%,实际利用外资63亿美元。

   自贸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中国把自贸区建设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已完成与东盟的自贸区升级谈判、与格鲁吉亚的自贸谈判,正积极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推进与马尔代夫自贸区谈判,启动与海合会、以色列等自贸区谈判,努力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一带一路”建设及相关国际产能合作的快速推进,不仅提振了中国企业投资亚非欧,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的信心和底气,还增强了合作对象国吸引中国投资的热情和意愿。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资金支持填补了亚非欧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存在的资金缺口,进一步促使沿线国家与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需求的对接。此外,“一带一路”建设将带动沿线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从而为经济低迷的欧美发达国家创造新市场,为各国企业合作创造新机遇,为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做出重要贡献。印度德里大学经济学教授拉尔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疲弱乏力,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开展跨国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本质上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再平衡,最具可行性和操作性。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向沿线国家以及全球明确传递出共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国际社会越来越欢迎“一带一路”建设方案,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开始积极响应,并与各自发展战略积极对接。联合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并表达了将“一带一路”建设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结合起来的愿望。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各国携手同心、精诚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造福更多国家的人民,为全球发展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张茂荣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