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老年生活报》2013年4月12日第10版,作者:彭德怀全传编写组,原题:《粟裕因三次“擅权”受军委批评》。
粟裕因三次“擅权”而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上受到批评,扩大会结束后,粟裕调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不再担任总参谋长。
自行布置准备攻占马祖列岛
1955年6月20日深夜,彭德怀接到南京军区急电,说皮定钧(福建军区副司令、中将)从北京回来传达粟裕总参谋长6月18日指示:“对马祖列岛的作战方针:应该是全面准备同时连续攻击高登、北竿塘、南竿塘。只准打好,不准打坏,以显示我国力量的强大,战斗实施应速战速决,准备工作应细致周到,并向最困难处着想。限今年内完成解放马祖列岛的作战任务。”
彭德怀看电报后感到惊异。便把主管作战的副总长陈赓召来询问。陈说,18日那天粟总长召集皮定钧和作战部王尚荣等研究了福建前线作战问题,认为可准备攻打马祖列岛,并立即准备。能三个岛同时攻击有利于速战速决,但应由南京军区许世友等研究后再定。彭说,毛泽东批准的1954年8月13日军委关于东海沿海作战方针,你们也参与了制定。明确规定每次只选定一个最小最弱的敌占岛屿攻击,求得战则必胜。打一江山岛就是按这个方针选定的。我曾告张爱萍要用牛刀杀鸡。现仍要贯彻执行这一方针。看来总参、南京军区、福建军区对这一方针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好。选定攻击目标后报军委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后再着手准备。现可先告南京军区打马祖准备工作暂停,听候新的指示。
6月23日彭德怀就此电报事向毛汇报。毛说,日前台海局势以平静为好。彭说,现在看粟裕、陈赓、许世友等对军委8月13日的方针还缺乏深刻认识。为此提议请叶飞、许世友来北京开一次会,有利军委方针的掌握和贯彻。毛表示同意。
7月8日彭德怀主持召开福建沿海会议。粟裕说,6月18日开会时只是告皮定钧要加紧全面准备,并未说三个岛要同时攻击,皮定钧可能把全面准备误解为全面攻击。但根据那天的会议记录,皮定钧同志未传达错误,此事应该由粟裕自己负责。
事后彭德怀把审定的记录打印出来呈毛泽东。毛于7月13日在记录上批示:“6月18日讨论这样大的问题,不得中央批准,是很错误的。”
忽略外事纪律
195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纪念活动期间,除毛泽东率高规格代表团出席外,中国还派出了规格最高的军事代表团。按预定日程,中苏两军领导人对口会见,但仅限于礼仪性质,不谈实质性问题。
粟裕总参谋长同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元帅会面时说:“今天向索元帅还有一个请求,就是不知道苏军有没有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分工的材料,是否可以给我们一份。因我们那儿国防部和总参的关系,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职责不太明确,我们总参谋部不是不管,而是管的东西太多了。管得太多可能忽略大的问题,现在总军械部也由总参管了,这样发展下去,总参的工作越来越多了,国防部只剩下办公厅,也就是萧向荣他们了。我们不太知道哪些工作应由国防部来管,哪些应由总参来管。”
国与国之间,一方向另一方请其提供财、物、文献资料,另一方给予与否,都须经国家最高执政人决定。
中国国防部是国务院下属机构。中方想了解苏联国防部职责权限,最低应由周恩来向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相当于总理)提出。事先必须经毛泽东同意。粟裕已是第四次出国,未经请示,向苏方索取国防部职责资料,是有违外事纪律的。陈毅在军委扩大会上说粟裕“争权利,跑到外国去找点根据”。
调兵问题
粟裕是在1951年11月12日被军委任命为副总参谋长的。1951年12月28日总参曾发文重申师以上和特种兵团以上部队调动的命令,要用军委名义批准,呈毛泽东主席阅后才能发出。
1957年11月,毛泽东和金日成在莫斯科商定志愿军要撤出朝鲜。毛泽东、彭德怀、粟裕等回国后,12月即开始准备确定回国后驻地,告有关大军区同省委磋商接待准备工作。
1958年2月,粟裕鉴于撤军事已准备了两三个月,回国后的驻地及分批撤离计划和单位都已有安排,毛泽东和彭德怀对此事都知道,或许是为了减少首长具体工作劳累,大概是于2月26日,粟用总参名义下达了第一批回国部队3月8日回国的调动命令。彭德怀、毛泽东看到后诧异,这明明违反师以上和特种兵团以上部队的调动规定。彭德怀询问粟裕,粟说只看了电报首页,未看末尾的署名。此事,粟在军委扩大会5月28日小型会上作自我批评说:“很多事情,事先不请示,事后不报告,超越了职权,调动志愿军回国这样一件大事,却用总参名义发了电报。”
粟裕在打马祖、向苏联要材料越权后,又第三次涉及毛泽东的调兵权。这可能是促使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决定批粟裕的原因。(据《彭德怀全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