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1867—1934)系波兰裔法籍科学家,两度获得诺贝尔奖,被誉为“镭的母亲”和“科学之母”。1921年3月8日,蔡元培在塞纳河畔的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拜访了这位伟大的女性,因为此前双方有个“中国之约”……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西文化发生剧烈碰撞之后,中国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以洞开的心灵和宽广的学术胸襟,广纳中西文化的精华。1920年11月至1921年9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受北洋政府委派率团访问欧美,主要是考察欧美诸国大学教育及学术研究机构状况,并拟请欧美诸国教授名流到中国任教或讲学。
向蔡元培推荐居里夫人的是班乐卫(1863—1933)。班乐卫是法国前总理、数学家、巴黎大学中国学院院长,也是蔡元培的老朋友了。他曾于1920年6月22日至9月11日率团在华访问,7月1日应蔡元培之邀参观北大并作演讲,8月31日,蔡元培又亲自主持仪式,授予班乐卫为北大“理学名誉博士”学位,首开国内大学授予外国学者荣誉博士称号的先河。
蔡元培于1920年12月下旬抵达法国,在考察教育科研机构的同时,更多的是遍访当地名流。1921年1月19日礼节性拜会班乐卫后,蔡元培又于2月26日再次拜访,请他推荐几名法国学者到中国访问。班乐卫向蔡元培推荐了四位学者,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居里夫人,其他三位是算学及机械学家哈德玛、物理学家沛霖和龙任闻。
一听到居里夫人的名字,蔡元培就肃然起敬。居里夫人因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和1911年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一个人两次在两个不同领域里获此殊荣,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渴望科技的中国,多么希望这样一位伟人的造访啊!当时,居里夫人正在巴黎大学继任丈夫比埃尔·居里的课程,并指导实验室工作。蔡元培当即决定约时间去拜访。
在1921年3月8日的日记中,蔡元培详细记述了拜访居里夫人的情形。
这一天早晨,春寒料峭,蔡元培与北大教授、北平中法大学校长李圣章一起,沿着美丽的塞纳河来到巴黎大学,穿过几条浓荫大道,找到了镭学研究所。这是一幢由巴黎大学与巴斯德研究院共同出资建造的学院式白色建筑,门柱石壁上镌刻着一排漂亮的法文字母:“镭学研究所——居里楼”。
居里夫人的秘书先引导蔡元培参观镭学研究所的居里实验室。实验室比较简陋,里面装有特制的扩声机,不时传出镭质的“跃散之声”,这给蔡元培留下深刻印象。
甫一见面,蔡元培深为居里夫人的美丽和“朴质诚恳”所感染。居里夫人身材修长,身着黑色长裙,手上有一些盐碱的烧痕,一头金发盘在头顶,露出高高的额头,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蓝色大眼睛,让人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居里夫人对远道而来的蔡元培十分热情。一番问候之后,蔡元培便用法语向居里夫人介绍说,中国对各种新文化、新科技十分渴望,这次慕名而来,就是想聆听她的教诲,并希望她能到中国访问。蔡元培还介绍,这段时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实用主义哲学集大成者杜威和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罗素就在中国讲学,受到了热烈欢迎。
居里夫人对中国对新科技的热情和邀请外国学者去访问交流的做法深表赞许。她还询问蔡元培:“中国与欧洲不同,没有战争,一定可以把多数的财力用在教育和学术研究之上吧?”居里夫人痛恨侵略者,小时候,她的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从青年时代起就远离祖国到法国求学。当时,爱好和平的居里夫人可能对中国局势不太了解,不知道中国也正在军阀混战、内战不断。蔡元培无言以对,只好点点头。
居里夫人接着又建议:“中国也不能没有类似试验研究镭锭的机构。这样的机构假如设在北京,环境肯定比较清静,不像巴黎那么嘈杂而多烟尘。”看来,居里夫人对自己的试验室不太满意,可就在这样的实验室里,她完成了有关放射性研究的论文500多篇。
当时,蔡元培已经了解到居里夫人要去美国访问,因为想邀请居里夫人来中国,所以就关切地问:“夫人您什么时候去美国呀?”
“在今年暑假里,已经定下来了。”居里夫人回答。
蔡元培急切地说:“我们专程来邀请您到中国访问。您能否在访美之后,到中国去讲学?”
居里夫人遗憾地说:“暑假里留下的时间不多了,今年可能去不成了。”但她又接着表示很愿意去中国:“以后的暑假里,我会安排到中国。”
“我们盼望您早一天来中国!”蔡元培热情邀请道。
通过这次拜访,居里夫人对中国的良好印象,对科技事业的关心和希望访问中国的愿望,令蔡元培十分感动。
虽未能成功邀约居里夫人访问中国,但蔡元培依然十分关注居里夫人的科学事业,对其伟大发现也有极高评价。1929年3月8日,蔡元培在《三八妇女节演说词》中,大力倡导“男女平权”,认为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上所发挥的作用与男子“不能相等”,尤其感慨:“在高等教育上,如法国居利(里)夫人的有若干人?”1932年8月,蔡元培在《申报》月刊发表的《六十年来之世界文化》一文中指出:“在科学界,物质不灭之信条,久为学者所公认;然自一八九八年居利(里)夫妇发现镭锭以后,因其放射的作用,而有原子崩溃说;于是知‘不灭’之说,为相对的而非绝对的。”蔡元培的这段话中深刻阐述了居里夫人的科学功绩,那就是放射性物质镭的发现,揭示物质可以通过放射衰减减少其质量,推翻了几世纪来学者们相信的物质不灭基本理论,使“科学界爆发了一次真正的革命”。
由于时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袭,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不幸患恶性贫血症与世长辞,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
闻此噩耗,蔡元培十分悲痛。1934年7月8日,他用法文致唁电以示悼念:“巴黎大学校长先生:惊悉居里夫人逝世,谨代表中央研究院致以悼忱!深感她的逝世是法国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敬请代向其家属致意。蔡元培。”(单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