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宏观 > 历史 >
    卫士长李银桥:毛泽东题诗“七律·长征”漏了一字
      时间:2013-06-24 15:53

 

  毛泽东手迹《七律·长征》

  本文原载于《党史文汇》,原标题为“毛泽东《七律·长征》轶事”

  一

  我们许多人都知道毛泽东写有《七律·长征》这首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在这首诗的创作、传播、修改、解释、书赠等过程中,留下了一些趣闻、轶事。

  1935 年9 月18 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陕甘支队)离开腊子口,向哈达铺前进,途中要翻越终年积雪、绵延30 里、有着陡峭山道的岷山。当日,毛泽东拄着拐杖和大家一起攀登。他鼓励大家说:努力爬,别停下,停下会冻伤的,坚持就是胜利!下午3 时,红军胜利登上山顶。毛泽东仰望西天,心潮澎湃。这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最后一座雪山。

  翻越岷山后的第三天,9 月20 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率部抵达甘南小镇哈达铺。群众热烈欢迎红军,纷纷把红军拉进家里。毛泽东说:

  “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毛泽东连续写下了《七律·长征》《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

  当时,侦察连从哈达铺的邮局缴获了一批报纸,其中有一份天津出版的《大公报》。毛泽东从《大公报》得知:“全陕北23 县几无一县不赤化”,“全陕北赤化人民70 万,编为赤卫队者20 余万,赤军者2 万”。“匪军军长刘志丹辖三师”,“枪有万余”。这份报纸上还有徐海东与刘志丹两支红军会合的消息。到陕北去!长征以来红军的目标和落脚点这个大问题,经过7 次调整变化,现在终于确定了!毛泽东顿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写下上述诗词。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写于1935 年9 月20 日至29 日之间,为何后来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将此诗写作时间标为1935 年10 月?这是因为依循惯例,诗词因篇幅短小,写作时间以修改定稿时间为准,小说论文等篇幅长的文章,常在文末标出“一稿”、“二稿”、“修定稿”的字样。

  二

  1935 年9 月29 日,毛泽东、彭德怀、林彪率陕甘支队第一纵队于拂晓出发,一举攻占了通渭县城,歼敌300 余人。第二、三纵队也离开位于通渭县西南部的榜罗镇,相继会合于此。这时,红军士气高涨,军纪严明,受到沿途群众的热烈欢迎。陕甘支队政治部印制了宣传品发给群众;印制了《陕甘苏区略图》发给官兵。全军上下斗志昂扬,充满欢乐。当晚,红军一纵队一大队(红一团)先锋连,在通渭县城内文庙举行晚会,有200 多人出席。

  晚会开始,先由毛泽东讲了形势和任务,以及长征目的地,陕北的状况。他讲话结束时说:“我写了一首关于长征的诗,现在朗诵给大家听听,不知行不行?”接着,他用节奏鲜明、韵味十足的湖南腔,朗诵了《七律·长征》。2000 年9 月,在毛泽东朗诵《长征》的原址(今文庙小学),刻了一座《七律·长征》诗碑,以资纪念。

  三

  1936 年7 月至10 月,30 岁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到陕北苏区的外国人,怀揣宋庆龄的介绍信从上海出发,来到陕北的“红都”保安进行采访。毛泽东在谈完长征的经历之后,将所作《七律·长征》抄给斯诺。

  在翻译、中宣部副部长吴亮平的帮助下,斯诺英译了此诗,写进采访记中。1937 年4 月,北平东方快报印刷厂秘密出版了埃德加·斯诺所著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又名《前西行漫记》,印数5000 册。北平爱国青年学生王福时主要负责策划和出版工作。此书首页刊有斯诺提供的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此诗成为毛泽东诗作中第一首公开传播的诗。后来,王福时陪同美国的詹姆·威尔斯访问延安时,当面赠送给毛泽东一本《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这是毛泽东首次看到用铅字印成的自己写的诗。

  10 月,英国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了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该书第五编《长征》,就是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作为结束语的。这是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最早在国外的传播。1938年2 月,胡愈之主持的上海复社(胡愈之和一些坚守上海的爱国文化人士于1938 年初成立的一个特殊的翻译机构)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的中译本,更名为《西行漫记》,其中有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这首诗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

  在延安,1939 年5 月,鲁迅艺术学院举行成立一周年纪念会,举办了一个一年来文艺创作与活动的展览会,其中展出了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手书稿。此后,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在国内特别是各解放区继续传播。1942 年8 月1 日,苏北抗日根据地《淮海报》转载抗战初期上海某报刊载的这首诗,文字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似等闲。五岭苍茫翻细浪,乌梁滂沱走泥丸。金沙拍岸悬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947 年11 月,冀南书店出版的《二万五千里》(即《红军长征记》)首页刊载此诗,其中一句为“金沙浪拍悬崖暖”。1949 年8 月1 日,中共上海市委和华东分局机关报《解放日报》,刊登此诗,标题是《长征诗》,并标明转载于东北《哈尔滨日报》,文字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滂薄走泥丸。金沙拍岸悬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且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文字的差异,多为传抄过程中发生的。有些也可能是因作者多次修改的缘故。

  四

  解放初期,我国出版发行了毛泽东的数首旧体诗词。时任山西大学教授的罗元贞非常喜爱这些诗词,反复吟诵。读这个版本的《七律·长征》时,他发现第三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中已经有一个“浪”字了,而第五句“金沙浪拍悬崖暖”中又出现了一个“浪”字,显得重复,且与律诗规则相违,不如把后一个“浪”字改为“水”字更好些。于是,1952 年元旦,他提笔呈书毛泽东,祝贺新年并谈到自己对毛泽东诗词的喜爱与修改建议。毛泽东读到来信后,觉得这个意见提得很好,并于1952 年1 月9 日给罗元贞亲笔回信:

  元贞先生:

  一月一日来信收到,感谢您的好意。 此复。

  顺颂

  教祺!

  毛泽东 一月九日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1957 年在《诗刊》发表时,已采纳了罗元贞的意见,将“浪拍”改为“水拍”。同时,毛泽东在“自注”中作了说明:“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1958 年12 月,毛泽东在文物出版社排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对几首诗词的一些词句作了批注。关于《七律·长征》,除再一次提到“浪拍”改为“水拍”外,还对“三军”作了解释。毛泽东批注说:“三军: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显然,这是后来的思维。因为,写这首诗时,红二和红四方面军还未到达陕北,三军还没有会师,所以当时不可能与红一方面军一起“尽开颜”。

  1963 年1 月,毛泽东还应英译本《毛主席诗词》译者的请求,就自己诗词中的一些词句,作了口头解释。他对于“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解释是:“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当年,《解放军文艺》杂志发表了一篇学习《七律·长征》的文章,认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体现了运动战思想。毛泽东得知后一笑,说:“我看不出有运动战思想。”

  五

  毛泽东很喜欢自己的《七律·长征》,一生中至少有三次作为珍贵礼物赠给友人,一次是送给斯诺,一次是送给文艺工作者邢韵声(女),一次是书赠卫士李银桥。

  毛泽东将《七律·长征》书赠给斯诺,前面已有记载。1961 年8 月23 日至9 月16 日, 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工作会议。江西省农垦局文工团是当时上庐山演出的文艺团体之一。邢韵声是农垦局文工团团员,跳舞时毛泽东得知她是上海人,时年22 岁,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就跑到江西工作。毛泽东鼓励她好好复习,并表示可以帮助她。邢韵声见毛泽东戴的是一块老掉牙的手表,表带表壳都失去了光泽,表盘模糊,就想送给毛泽东一块手表。在临别那天早晨,她把自己那块瑞士产的英那格手表送给了毛泽东。这块表是她参加工作时,母亲花了200 元钱给她买的。她说:“主席,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送你这块表作纪念吧!”毛泽东接了表,郑重地放在上衣口袋里。然后说:“小邢,你是个大方人,我也不能小气。”他边说边走到办公桌边,找出一张事先写好的诗稿《七律·长征》,说:“就送首诗给你吧!”邢韵声小心叠好,放进西装裙的口袋里。由于口袋太小,诗稿的大半露在口袋外面。毛泽东见了,就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要过诗稿,仔细包好后递给邢韵声,说:“好好放好,不要让大家看见。我是作为朋友送给你的。大家都没有,你有,人家会嫉妒的,将来对你不利。”邢韵声说记住了。后来,毛泽东到南方巡视,又与邢韵声有过几次会面。他还自己出钱让人通过瑞士驻华使馆,订购了一块瑞士手表送给邢韵声,说是没有手表怕影响她工作。毛泽东赠送的诗稿和手表,邢韵声一直珍藏着。

  1962 年4 月,跟随毛泽东15 年的卫士长李银桥要调到天津工作。他们挥泪话别时,李银桥希望毛泽东给他题幅字,作为永久的纪念。毛泽东慨然应允。4 月21 日(星期六),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设晚宴,饯别李银桥全家。合影后,毛泽东对李银桥说:“银桥,你让我给你写的字写了,近来没有新诗,写了一首旧诗给你吧。”李银桥拿起荣宝斋精致的折子,打开一看,是毛泽东手书的《七律·长征》。诗后落款为“毛泽东一九六二年四月二十日”。

  回家后,李银桥忽然发现“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中,落掉了一个“索”字,便说:“明天我去请主席补上这个字。”第二天,他持折子去见毛泽东,毛泽东补写了六分之一大小的“索”字。可惜,李银桥回到河北省后,酷爱书画的省委书记林铁早已听说此件,便向李银桥借去欣赏,原说借一个月,后又加一个月,直到一年多后“文革”开始,大家各奔东西,自顾不暇。“文革”后,李银桥找林铁要此件,林铁称,当时“文革”抄家,他的一切东西都被红卫兵抄了,所以这个折子也不知去向了。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