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初进大长沙,1911年春。
与走出韶山冲一样,毛泽东这次搭的还是“湘乡车”,来到了湘乡驻省城中学。
在省城设中学,靠的是实力,湘乡出了曾国藩、曾国荃等许多大人物,因此在晚清“做一个湘乡人很重要”。
毛泽东作为“东山”毕业生,已入“湘乡籍”,到湘乡“省中”求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但这所中学1925年搬回了湘乡,现在的湘乡一中是它的后身。如此,记者于7月9日来到湘乡一中参观校史陈列室,并和校长丁农一有着一席谈。
1
台阶:“东山”
3个先生的“密谋”
从校史中,我们得知,1910年的冬天,毛泽东在“东山”求学的一个学期即将结束。
一天,李元甫、贺岚岗与谭咏春三位先生坐在一起,议起了毛泽东的今后学习与成长。三人一致认为,“东山”这个池已没法容下毛泽东这条龙,他应该到省城中学去深造。他们决定找毛泽东来谈一次,看看他的打算如何。
在这个学期即将结束的前夕的一天,他们唤来毛泽东,问道:“润芝同学,你的国文、历史和地理已经是中学程度了,其他的科目也比同学们优秀,如何不到长沙去读中学呢?”
毛泽东当然向住长沙。日后的回忆就是他此时的心迹:“我听说这城市是非常大的,有许许多多居民、许多学校和一个巡抚衙门。这简直是一个伟大的地方!”
但毛泽东非常清醒自己的处境,忧郁地回答道:“想是想去,但只怕人家不收我,再说家里也没有钱供我再念下去了。” 贺先生笑道:“长沙有个湘乡驻省中学,收费低,成绩特别好的还可以读公费,我们写信推荐你去。”
恰好贺岚岗下学期也要到那里任教,毛泽东便请求贺先生介绍他前去。贺岚岗当即答应了。
毛泽东“心中极端兴奋”。
2
足印:湘江
4个钟头到长沙
毛泽东求学过的湘乡驻省城中学,“后身”就是现在的湘乡一中。
湘乡一中就在湘乡市区内。校区的文庙中设有校史室。在里头,毛泽东的照片挂在校友录的最前面;一份《湘乡驻省中学(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同学录》格外醒目,排在第四的就是毛泽东,文字是“毛泽东,润芝,一七(岁),湘潭七都”;排在后面还有胡崇诚。
后面的文字介绍,让记者大致明了毛泽东到湘乡“省中”求学的过程和学习的精彩篇章。
1911年春节过后的一个早晨,毛泽东挑着一头铺盖、一头书箱的“求学挑子”,翻过韶峰,来到湘乡县石塘冲的正屋场的贺岚岗先生家里。按照师生俩的约定,他们一起到长沙的湘乡“省中”去,先生到那里任教,学生到那里投考。中午到了湘潭,遇到了“东山”校友毛钦明、毛森品兄弟。毛氏兄弟也是去投考湘乡“省中”的,于是4人一路同行。
傍晚时分,他们经过4个多小时的湘江水路,坐客轮来到了长沙小西门码头。然后,步行来到新安巷的湘乡试馆。
3
足印:新安巷
已消失名字的地方
湘乡驻省城中学,所在地新安巷。
从此,青年毛泽东与新安巷结下了不浅的缘分:上湘乡“省中”、自学在这里,后来当湖南《大公报》特约记者也在这里。
今天湘乡“省中”原址早已不存,即便新安巷,今属于“已消失的街巷名”。记者只能从文史专家叙述中得到一个朦胧的印象:“清代与民国时期,小巷房屋整齐典雅,大多为两层式小阁楼。”“1938年,长沙发生‘文夕大火’,街道两厢建筑基本被毁。”2001年,兴建五一绿化广场,“新安巷地带被占用,小巷消失。”
这里本是湘乡会馆,也就是“湘乡驻省办事处”。清朝咸、同年间为清廷“重新打下”半壁江山的湘乡人,红顶子一串串,黄马褂一片片,却在“中兴”之初无一人参加礼部会试。于是,曾国荃等倡导创建湘乡试馆,激励湘乡的读书人赴考。试馆落成后,曾国荃还写了《湘乡试馆记》。
而将试馆改为驻省中学的功臣却是禹之谟。禹之谟从日本留学回来后,办厂办学。1905年,他回到家乡青树坪,动员了当地50余名青年赴长沙读书。当时长沙的学校还不多,为了安置这批学子,禹之谟与湘乡绅士蒋德钧、杨柄谦、曾广江等将试馆改为学堂,并取得曾国藩长孙曾广钧的支持,将馆旁昭忠祠做了教室。
毛泽东考入了这个“伟大的学校”预科班。
从此,他在长沙这个新天地里,开始了更加广阔的人生。
4
足步:第一次发表政见
青年毛泽东在这里如饥似渴地猎取科学知识,特别是作文,又有着新的飞跃。一篇文章让国文老师贺岚岗无限感叹,让国文教师组长陈师竹拍案叫绝,让校监(校长)杨柄谦赞为“王者之气”。学习之余,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报纸。他回忆此事时说:“我第一次看到报纸,报名《民立》,是民族主义派的革命报纸,里面充满了有刺激性的材料,同时我也知道了孙中山的名字和同盟会的会纲。”
此时“政局变动得很厉害”,深刻影响着青年毛泽东,让他满怀革命激情。他写了一篇针对当时国事的评论文章,张贴在学校的墙报上。他在文章中提出:只有赶走列强,推翻清廷,中国才有出路,人民才能生存;应把孙中山先生从日本请回来,担任新政府的总统,由康有为任国务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长。他这种构想尽管当时不可能实现,但这篇文章却在全校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让许多进步青年革命热情迸发。
对此,毛泽东后来回忆说:“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见,可能观点有点糊里糊涂。我还没有放弃对于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崇拜,我不很明了他们和新领袖的区别。”
5
足步:第一次转变政治观念
革命风起云涌,长沙风雨欲来,立志救国救民的毛泽东成为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当时,他们以反对留辫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反满情绪。他说:“和一个朋友毅然剪去发辫,但约好相继剪去的一些人却不履行他们的诺言。因此我和朋友就在暗中攻击他们,并强力剪去他们的发辫,结果有十个人做了我们剪刀下的‘牺牲者’。这样,在短期内,我已经从嘲笑‘假洋鬼子’的假发辫进步到要求普遍地剪发了。政治观念是如何地可以转变一个人的观点啊!”
毛泽东回忆中的“一个朋友”,叫胡崇诚。是今双峰县梓门镇人。两人既是“东山”的同学,又一同考入“省中”,还是在两个学校的同桌,情谊笃深,彼此常以兄弟相称。在这次剪辫行动中,胡崇诚第一个响应支持毛泽东。面对其他同学的退缩,他俩也就“强剪”了。这在学校无疑是一场地震。在守旧派汹汹的反对声中,内心赞同毛、胡之举的校监杨柄谦,只好给予他俩“记大过”的处分。面对旧守派的不满,杨柄谦却很强硬:“剪辫子,不是毛泽东的发明啊!你看,街上那么多人剪了辫子,你管得了么?皇上管得了么?”对方哑口无言,悻悻而退。
毛泽东这“一个朋友”——胡崇诚,后来回乡以行医为主业,解放后两人还有书信来往。此为后话。
6
足步:第一次看到新式政治活动
“政局变动得很厉害”。当时,正处于辛亥革命前夕,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特别是“学生界中之抱革命主义者,已跃跃欲试。”
毛泽东自己“当时也是这许多人里的一个小卒”。他记得,“我们学校里每天关着大门演说,好些同学慷慨激昂地主张革命。还记得演说的时候,一个同学把身上的长袍卸下一丢,说,‘快习兵操,准备打仗。’”
“武汉起义(1911年10月)之后,湖南宣布戒严。” 而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校长杨柄谦,却让一个革命者到学校“作煽动的演讲。”这个革命者最后告诉大家,武昌已打响推翻清政府第一枪,革命军正在与清军对峙当中,革命政权仍处于危险之中。他提醒大家:“救我中国人人有责啊!”
毛泽东和师生们“每一个人都专心一意地听着”,大家听得义愤填膺,也听得热血沸腾,“当场有六七个学生起来声援他,痛斥满清并号召大家起来建立民国”。
人说,这是毛泽东第一次看到的新式政治活动。新在哪里?它完全摆脱了旧式农民起义的模式。
会后,毛泽东等人积极行动起来,决心亲身投入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斗争。而此时,毛泽东在这里只读了半年书。
7
记者感悟:“一个更大的转折点”
尽管是半年,湘乡“省中”是毛泽东走出韶山冲、迈上中华大舞台的第二站。按《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的作者李锐的说法是,“一个更大的转折点”。从地理概念来说,他从乡村进入了城市,而且是一个省会城市,进入了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这里,他不仅受到了全新的知识教育和进步思想的熏陶,进一步认知了中国与世界,而且于他的人生来说,许多第一次就是在长沙发生的。更何况,从此他在长沙一住10多年,直到亮相在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
■链接
中国1911
1911年,农历辛亥。是中国大动荡、大革命的一年。
这年4月,孙中山、黄兴发动的广州起义失败,牺牲的72位烈士被安葬在黄花岗。
尽管如此,革命的火焰并没有熄灭,同盟会把起义重点放在了长江中下游城市。
清廷出卖铁路主权的举动,让“保路运动”兴起。正是在部分新军调去四川镇压“保路运动”,从而给武昌革命党人提供了起义的契机,打响了摧毁清政权的第一枪。接着,“起义”、“独立”之火燃遍全国,统治中国200多年的清王朝走向灭亡,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也成为历史。
(作者:文热心 李光华 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