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宏观 > 事件 >
    传统车企挑战,美股造车新势力高估值崩盘
      时间:2021-03-10 09:27 作 者:

  近期,A股新能源汽车等抱团股持续下挫,美股抱团股也不好受,二者持续共振。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资源)、中游(电池、隔膜等)主要在A股上市,而下游(整车)大多在美股上市,过去一周,美股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这三大“造车新势力”市值合计蒸发近200亿美元,领头羊特斯拉同样遭遇大跌,截至3月5日的一周里累计下跌11.48%。

  截至3月9日收盘,美股新能源车持续重挫,蔚来跌7.61%,小鹏跌3.96%,理想跌5.03%。根据第一财经统计,过去一个月,三大“造车新势力”中除了理想跌幅为32%,小鹏、蔚来跌幅都超过了四成,分别跌44%和43.5%。特斯拉过去一个月的跌幅也近30%。

  此前,蔚来、理想相继发布2020年财报。蔚来2020年全年总收入为162.58亿元,同比增长107.8%,净亏损53亿元,同比收窄53%;理想全年实现营收94.6亿元,净亏损1.52亿元,同比收窄93%,四季度净利润1.08亿元,成为“造成新势力”中首家取得单季度盈利的公司。

  此外,三家车企还公布了2月最新的交付数据。蔚来2月交付5578辆,同比增长689%,但环比下滑22.8%;小鹏交付2223辆,同比增长1280%,环比下滑63%;理想交付2300辆,同比增长755%,环比下滑57%。

  美股新能源车企的日子似乎还不错——亏损收窄、交付翻倍、现金充裕,但之所以股价出现杀跌,理由和A股也类似,即流动性收紧而导致“杀估值”。进入2月后,美股新能源车企就显露出疲态,A股包括新能源车等抱团股的调整也是从2月春节后开启。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债收益率超预期飙升,接近1.6%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赶超了标普500股息率,也较之年初攀升近70BP(基点),这导致一场全球资产再定价,对利率变化更敏感、估值高企的科技股受到的冲击尤甚,新能源车无疑就是典型代表。

  去年新能源车企市值一路狂飙,特斯拉6774亿美元的市值将传统车企远远甩在身后,中国新能源车企也不甘示弱,比亚迪、蔚来市值突破700亿美元,理想、小鹏也在300亿美元左右。

  市场之所以给予新能源车企如此高的估值,是基于行业高景气背景下对未来销售规模和业绩的超高预期,还有一大部分是给到了车企的软件服务以及自动驾驶技术。但是超高的市值已基本透支了企业未来两三年的业绩,在去年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或许还不构成冲击,然而随着通胀预期升温,流动性收紧的预期越来越强,超高估值的合理性也自然受到了挑战。

  瑞信亚太区汽车行业研究联席主管王斌此前表示:“此前美联储提到2~3年内都不会加息,在全球流动性充裕的牛市情绪下,一般估值都会比正常水平高出若干倍,也可以说极高的风险偏好和流动性使得高估值合理化了。”但一旦流动性转向,“杀估值”的冲击不容小觑,而这也是今年2月以来所发生的。

  除了估值问题,去年才实现“起死回生”的“造车新势力”前景仍然不明朗,包括产能和盈利的前景。

  尽管目前交付数据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强势,但环比却出现了大幅下降,虽然有春节的季节性因素扰动,但还是反映出产能仍处于爬坡期。2020年三大车企中交付成绩最优秀的蔚来,全年交付了4.3万辆,但与特斯拉相比,仍处于后者2014年到2015年的水平。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示,受制于供应链,目前蔚来只能保证毎月7500辆的产能,预计7月供应能力能跟上。

  除了上述问题,新能源车企即使是特斯拉,也面临着传统车企的挑战。例如,此前宝马首席执行官在一次会议上公开表示:“特斯拉要维持那样的发展速度并不容易,因为汽车行业的对手们正在大踏步前进。”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Matt Weller对记者表示:“相比仅占特斯拉市值0.2%且逐日波动剧烈的数字货币带来的威胁,存量电动车制造商竞争日渐激烈的风险,切实危及特斯拉的行业地位,有可能削弱其先发优势。近期有关特斯拉调降其Model 3和Model Y车型售价的消息强化了这方面的预期,表明该行业的竞争正在白热化。”

  在电动车崛起的全球大趋势下,大众、宝马、通用、沃尔沃等传统车企都加快了电动化的步伐,对“造车新势力”构成了挑战。

  这从1月欧洲的电动车销量数据就可见端倪,当月,特斯拉Model 3在欧洲主要市场注册量为1444辆,仅占所有注册纯电动汽车的3.5%。在德国、 法国、英国等多个欧洲国家的销量榜上也未见特斯拉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大众、奔驰、宝马等传统汽车厂商,目前大众的纯电动汽车生产量已是特斯拉的近一半,预计到2021年底将超过特斯拉的产量。在美国本土市场,2月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已从去年的81%降至69%。

  王斌对记者表示,毋庸置疑的是,电动车时代未来几年就将到来,“但长期来看,我认为只有头部(锂、钴等资源)和尾部(整车)才有较高的竞争壁垒,估值应该高于中游(电池、隔膜)”。不过,就目前而言,整车仍面临竞争格局的不确定性,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中,下游整车厂的毛利较低,而上游原材料以及技术含量较高的隔膜环节利润率较高,其次是占整车成本达40%的动力电池厂商。未来上游存在供应短缺的可能,也将进一步影响产业链利润的分配,机构认为上游供应商的想象空间更大。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