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华东 >
    中国芯、创新药到在线新经济,科技人才在张江
      时间:2020-04-24 04:56 作 者:

  从上海地铁2号线张江高科站出发,步行不到一公里就可到达上海微电子港、中兴研发大楼,继续再沿着祖冲之路往东走,可以看到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等集成电路领域的龙头企业。

  这个最初通地铁时没几人乘坐的“荒凉”站点,如今已成为上海科技发展的一大地标。

  “十几年前第一次听说张江高科这个名字觉得挺酷炫的,想着以后能不能在这里有一家自己的公司。”上海本土生鲜电商企业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对记者说。

  对张江地名印象深刻的不止梁昌霖一人,达观数据创始人陈运文20年前造访张江时,对这里以国内外科学家名字命名的道路印象深刻,比如东西走向是祖冲之路、张衡路,以中国科学家命名;南北走向的路名则来自国外科学家,如哥白尼路、伽利略路。

  像梁昌霖、陈运文这样的只是张江创业者的一个缩影。浦东开发开放30年来,张江也享受到了切实的红利。数据显示,集聚上海优势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人才的张江,目前已拥有各类科技型人才约38万。

  辛苦打拼的“张江男”

  在浦东张江楼宇的各个楼层中,时常可以看到10人以内的创业团队,他们的办公室规模不大,环境也比较简单。像这种尚在孵化的公司,目前张江科学城内有近2000家,而这些看起来规模不大的中小型公司,也是张江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

  “美国有硅谷男,中国上海有张江男。”“张江男”的辛苦打拼,在张江的创业沃土上收获颇丰。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大军对记者表示,不要低估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有的时候它们的创新能力甚至超过大企业。

  正是如此,从1992年最初的高科技园区到如今95平方公里的科学城,张江一直都没有忽视对初创企业的培育。

  “2016年回国创业的时候,原本有三个办公地址选择,最终选择了张江。”上海森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马汉东回忆说,把公司放在张江不仅是因为复旦学姐的推荐,而且对于只有4人的创业者来说,租金是真的很便宜。

  “最初的公司地址在天之骄子商业广场,当时租第一个办公室记得每个月是4000元。”这位“90后”海归习惯背着电脑包乘地铁上下班,如今已经和伙伴们将自己的公司发展成400多人。

  同样,在张江集电港的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也是从张江孵化出来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陆艰告诉记者,从2003年成立之初到现在,他们公司17年内共搬了4次,不过都在张江。

  “就拿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楼栋来说,楼下部分都是一些孵化器的企业。在这几年里,我们也见证了很多企业从孵化阶段就进入这个办公楼,然后逐步成长的过程。”陆艰说,这种孵化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有的是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有的是提供服务帮助等。

  截至2019年底,张江科学城有孵化器89家,在孵企业近2000家,孵化面积近60万平方米。推动微软人工智能及物联网实验室、强生JLABS、IBM人工智能创新中心、Plug&Play长三角区域总部、康宝莱创新转化中心等5个国际级创新孵化中心在张江落地;推动ABB、默克中国等18家跨国企业加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联盟,构建国际创新资源共享池;推动孵化器新建中法创新中心、中英联合创新中心,进一步加强同全球科技创新发达区域的资源链接。

  生态生态生态,重要的事说三遍

  培育孵化能力背后,离不开成熟产业环境的支撑。上世纪90年代,张江就开始布局集成电路、生物制药产业,如今这些领域已经发展成浦东乃至上海的优势产业。

  2019年,张江集成电路产业营收1045亿元,占上海的61%;生物制药领域,目前全球排名前10的制药企业中已有7家在张江设立了区域总部、研发中心;人工智能领域,已集聚IBM、微软AILab、平头哥、英飞凌等企业。

  紫光展锐科技有限公司的CEO楚庆对记者表示,高科技公司一定是围着人才转。在还未加入展锐之前,楚庆在原公司招聘的时候就发现,来应聘的面试者大部分都来自浦东,提到原单位基本都离不开张江。另外,他还表示,在紫光展锐周边,除了我国本土的公司,还集聚了大量行业的海外公司,是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信息产业的发展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家经常说的生态,而在张江,可以找到产业链中的各种企业,从材料厂商、软件供应商甚至一些清洗剂企业。”

  最初在罗氏工作的华领医药创始人陈力说,当初罗氏在上海建研发中心的时候,条件还比较艰苦,比如实验台、实验室的设计都要从零开始做,而等到十年之后,自己开始创办华领药物的时候,浦东张江已经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最具生命力的产业园区。

  作为最早一批来张江工作的高层次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药物化学家陈凯先也见证了张江整个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他对媒体介绍,张江累计获得的新药超过50个,在研新药品种超过400个,正在研发、处于一期阶段的超过50个,处于二三期研究的超过30个。张江也是在国外申请新药临床、申请新药注册项目最多的一个地区。

  陈凯先认为,如今的这些成绩是张江发展值得高兴的时刻,但并不是终点。“张江接下来要成为创新的策源地,不断创新思想发展的策源地,这也是张江未来重要的使命。”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表示,上海作为一个人才集聚的城市,如何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人才?一个是要依托政策的力量,比如“人才21条”,“绿卡办理”、个人所得税返还等,另外就是依靠科技的力量。她说,科技方面就可以依托张江这个片区,比如一些科研机构、跨国公司的研发总部,以及上海的一些高校,“有了可依托的科技环境,全国和全球的人才就会过来。”

  从园区转向生态城

  4月上旬,上海张江科学城地标性建筑“科学之门”东塔项目动工,加上去年已经启动的西塔项目,两栋320米超高层的建筑建成后,不仅将承担科学研发支持功能和科技商务服务功能,也将成为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区。张江也正从园区向生态之城转换。

  陈力说,当年回到张江,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没吃饭的地方。“当时朋友来了找个地方吃饭,那会儿在地铁站旁的碧波路上有一家饭店,朋友来了到那边订一个商业套餐,内容是一听可乐、一份鳗鱼套餐。“那是那个时候最高档的招待。”之后随着张江的发展和后来的调研、改善,配套设施也逐渐兴起,相继有了商业综合体传奇广场,以及后来的长泰广场等。“张江的发展是从一个产业园区逐步向‘科学园区’建设,现在是‘科学城’的建设。”

  和陈力一样,维亚生物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毛晨也是最早一批来张江的生物医药人。

  在上海出生的毛晨还记得,在幼时,从上海的浦西来浦东一趟,很不容易。2003年回国创业后,因为上海的开放和国际化,他还是选择了张江。

  刚创业时十分艰辛。企业的楼也刚开始造,毛晨前去查看,有一次差一点掉进阴沟里。相比别的城市当时给的成熟环境,张江园区附近既没有餐馆,更不用说有休闲场所——不过也有“好处”,员工来这什么地方都去不了,只好专心干活。

  而最早来上海的集成电路龙头企业中芯国际则有着更深体会。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回忆道,当时中芯去了香港等地,最后发现上海跟国际最接轨,政府的办事效率也高,就决定留下了。

  “因为国际人才的子女当时没有学上,我们就办了一个学校请了一些外籍老师来给他们上课。由于地方远,天天上下班也不方便,然后张江又支持我们一块地来盖宿舍。”赵海军说,不管是上海市政府还是张江,都给了他们团队非常好的支持,“这些理念当时都是看得比较远的,别的地方做不到”。

  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张江也在持续吸引各类人才。

  去年7月,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上海科创办设立的上海国际科创人才服务中心落户张江科学城,为国内外人才提供包括人才落户、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人才居住证办理在内的18项便捷服务,并探索人才服务机制和模式创新。大力支持“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重点产业集聚发展。同时,结合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向浦东新区下放国内人才引进直接落户和留学回国人员落户审批权,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

  数据显示,目前除了约38万的各类科技型人才,张江科学城集聚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海外院士、中国两院院士、经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等各级各类专家约450人。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