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地方 > 华中 >
    迈向“北方第三城”:郑州工业增加值降幅超两成
      时间:2020-04-17 03:11 作 者:

  正在向北方GDP第三城迈进的郑州,近日公布了2020年前两个月的经济运行状况。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郑州主要经济指标均出现明显回落。

  郑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郑州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3%,降幅之大,不仅显著高于全国,即便在河南省内18个地市中,位次也较为靠后。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则同比下降13.0%,这意味着,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幅度,不仅比全国多9.5个百分点,也比河南省的平均值多1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同为省会城市的西安,2020年前两个月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同比下降3.3%,而长沙则仅仅下降了2.2%。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郑州市全年完成生产总值(GDP)11589.7亿元,比上年增长6.5%。这一数据,仅次于青岛市的2019年生产总值11741.31亿元。而青岛市GDP则因连续20年在北方城市中,仅次于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被媒体称为“北方第三城”。

  一时之间,郑州市GDP有望超越青岛市的声音,开始此起彼伏,当地甚至出现了冲刺“北方经济总量第三城”的说法。

  缺乏产业集群

  在一度被寄予厚望的2020年,为何郑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会同比下降如此之多?

  河南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刘东勋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可能与河南毗邻武汉,同样是此次疫情的防控重点区域有关,另一个原因,则跟郑州的工业结构相对单一、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有关。

  刘东勋说,郑州的工业主要是靠下面的县市来托起的,郑州市的核心城区工业力量并不是特别强,除高新区拥有一部分工业力量之外,大部分工业区都分布于巩义、荥阳、登封等下属县市,这些工业区的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相对而言企业层次比较低,企业规模也比较小,在面对当地的疫情防御措施时,这些企业大多被停产停工。

  而同为中部省会的长沙,却在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工程机械企业的引领下,成为国内知名的智能装备制造企业聚集地,先后诞生出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汽车产业等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因此,同样面对疫情,抗风险能力更强。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刘荣增则认为,郑州市的规模以上工业,大多还是以能源原材料为主,这些产业,即便不受疫情的影响,也会在冬季因为雾霾污染被控制生产。

  郑州市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1-2月,除烟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7%外,其它诸如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主要行业均呈下降态势。其中,电子信息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5%,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6.7%,铝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8%。

  产业待升级

  在刘荣增看来,所谓的“电子信息业”,看似高端,其实在郑州主要应该是指富士康郑州厂区,这就意味着,郑州的规模以上工业的产业结构,整理上不属于“特别高级”,市场竞争力并不强,也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冲击。

  郑州市委宣传部一名官员则告诉记者,今年前两月的郑州市经济运行数据毕竟还是在疫情期间这样一个很特殊的时期得出的,因此,并不能作为郑州市真实经济状况的反映。

  “我个人觉得,这种数值现在还不足以作为一些观点去支撑。”该官员称,现在还处于疫情期间,有的(城市)管控力度大,有的管控力度小一些,有的(行业),比如餐饮、旅游受影响大一些,郑州市当下数据肯定跟它的经济结构有关系,但经济结构毕竟只是一方面,郑州的相对严厉的管控措施,也是对经济影响较大的一个方面。

  刘东勋建议,下一步,郑州市如果想在工业发展上取得更好的成就,还是应该立足于区位优势,抓住沿海城市“腾笼换鸟”的机会,将一些沿海大企业的产业投资承接过来。

  刘荣增也说,接下来,郑州还是应该在需要通过引进培育新业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上下功夫,不能总是停留在传统的老重产业上,而是应该尽快抓住机会,实现产业升级。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