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互联网 >
    运营商和车厂:谁拿板砖拍谁?
      时间:2013-08-29 17:19

  随着车联网越来越热,三大运营商与汽车业的牵绊越来越深,双方从平行空间被并入到了同一个维度的利益链上,对话背景也已发生转变,正在从最初的寒暄转入深度的博弈阶段。

  在业内的一次车联网论坛上,近来,中国移动的首席科学家杨景的一番言论引起了一场跨行业的争论。杨景说车联网的发展面临四大协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体验协同,以通信和控制为基础的网络协同,以实现多方价值为核心的功能和信息协同,以多方共赢为目标的业务协同。这段话看起来很学术,但是言下之意耐人寻味。

  车联网有着一条漫长的产业链,涉及到汽车制造商、IT企业、硬件提供商、交通和信息内容运营商、车载终端企业以、信息服务企业及电信运营商。在杨景设计的四大协同里面,似乎每一条都离不开运营商的作用,电信运营俨然将成为车联网产业链中的主导者。

  这一论点在现场的汽车制造商当中引发了不小的响动,其中自主企业虽集体无语,但很有点苦不堪言的意思;而合资企业相对比较敢于发声。一位合资企业的车联网负责人当场用上海话呛声,大意如下:车厂运营车联网的成本太高,走路都有点不稳当,你们(指运营商)还要拿块板砖在后面边追边打。

  当时在场的还有联通和电信相关负责人,对此,两家人很有默契地一致保持沉默。

  运营商的这场汽车大Party看起来热闹,其实却暗流涌动。要让这场车联网Party玩High起来,运营商有资本——通信网络能力,也存在明显的软肋。它没有汽车行业的市场渠道,无法有效搭建汽车销售渠道,进入不了销售渠道,就很难切入车联网的增值服务链条,因此必须借助于传统车厂、车机厂商和4S店的资源。同时,在消费者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服务领域,运营商长期以来基本就是一旁观者。这是运营商的另一个软肋。

  基于这样一个现状,所以有了杨景的一系列协同,所谓协同的背后实际上是深度的有主次的跨行业合作。对于车厂来讲,车联网硬件的投入和通信资费是两大绕不过去的成本门槛,安吉星赢利难也难在此,因此,要让车厂买运营商的账,其实是相当的不情愿。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连遇三大事件:移动QQ和飞信之争、微信收费风波、电信叫停的Skype被微软高价收购,这些事件背后其实掩藏着另外一个事实——在当前最大的一块增值领域,运营商已被沦落为一个纯粹的基础设施运营的管道商。

  运营商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窘迫。而车联网业被认为未来几年将达到2000亿的市场规模,其数据交换量将是移动互联网的10倍以上,也就是说一个车联网将相当于10个移动互联网,面对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新的蓝海,电信运营商们不想再像上回那样坐看着冒出来几个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

  无论在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领域,靠网络流量或管道赚钱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未来在车联网领域肯定也不能是最终目的。“电信运营商应该做好转型,不应只提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还需要建立开放的运营和管理平台,摆脱管道的命运。”杨景的观点里流露出一种焦虑,而这种焦虑正在整个电信运营领域蔓延。

  谁能成为未来车联网上的“腾讯,阿里巴巴或百度”。“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开发一个新的商业模式的平台,我们可以把这个平台在车联网上演义。”杨景话语中的平台商显然心有所属。

  不仅移动,联通和电信也都有意借车联网翻牌,摆脱管道商的命运。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一种商业模式可以兼顾和平衡各方的利益,有人就认为,其中涉及到的关系企业太多,运营商主导的车联网在实际运行中难以实施,“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福田北斗物联网公司总经理周洪波更是大胆放言:做研究可以这么做,做企业这么做准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