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互联网 >
    青少年沉迷网络需整治更需引导
      时间:2018-05-23 17:02 作 者:

  如今,网络日益成为民众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但部分网络产品为牟利而忽视内容价值导向、中小学生玩网游耗费时间精力过多等问题,也招致越来越多的质疑之声。

  近日,教育部发布《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称成瘾游戏、邪恶动漫、低俗小说、网络赌博附生蔓延,危害孩子健康,亟须大力防范,是以倡导全体家长,恪尽父母责任,与学校共筑防范之堤。

  中国网民数量的庞大是网游火爆的基础。截至去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一款火爆的网络游戏,用户数达上亿之多,可以有几百万人同时在线,年龄跨度亦非常之大。且网游以互动式为主,来自网络的不良信息对身在其中的青少年习惯养成和行为规范具有极强误导性。

  此时,当一些网游提供商为了牟取利益或审核不严,游戏内容存在低俗暴力倾向、歪曲历史、恶搞英雄等价值观念偏差现象,甚至出现赌博、淫秽等违法信息与行为,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而且,在网络游戏中,玩家特别是自制力不足的中小学生,因耗费时间精力过多,沉湎其中,日常行为有时会不自觉地延伸到现实社会中,造成一些中小学生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近年由网络游戏引发的暴力事件与未成年人犯罪屡屡见诸报端,且参与校园暴力事件的青少年大多有痴迷网络游戏,或者阅读不健康读物的经历。

  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难以自控无非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使用网络可以带来放松、娱乐等积极反馈,二是使用网络可以逃离压力、痛苦等消极后果。针对第一点,如果孩子的快乐只能通过网络获得,说明孩子生活中的快乐来源出了问题。此时,培养孩子网络之外的兴趣爱好十分重要,如果学习占据了孩子大部分生活,甚至成为生活中仅有的内容,也会给网络沉迷可乘之机。

  第二点相对难以察觉,家长时常以为孩子是爱上了游戏才讨厌学习,其实原因可能恰恰相反——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学习、人际、家庭等方面压力得不到及时支持和化解,才会扎进网络虚拟世界这一“世外桃源”。此时,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识别与解决,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等专业帮助。

  对此,学校和家庭要筑牢双重防线。为预防青少年沉迷游戏,学校可以限制学生使用手机和电子产品,如南京市中小学即有规定,校园内禁止使用电子产品玩游戏、上网,有的校园甚至不允许带手机进校园、进课堂。同时要做到疏堵结合,与其一味限制、禁止,不如积极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发挥网络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第一课堂,是网络行为有效监管一个不可或缺的场所。需要改变长期以来很多家长迫于工作和生活压力,疏于对子女教育引导的现状。

  此外,针对网络产品出现的乱象进行整顿亦十分必要。除了对现有网游产品进行全面排查、整改甚至取缔含有不良价值导向内容的产品外,还需要筑牢制度与法律的防线。既要继续完善包括网络身份验证制度在内的网络管理制度,也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做好制度与《网络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配套衔接,加快制定、修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网络游戏开发指引》等规范性文件。

  总之,网络成为休闲娱乐方式是一个世界性的趋势,针对自制力偏弱的中小学生,不应放任自流,但也不可能让学生隔绝于网络,因势利导是可取的选择。(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