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活动 >
    脑机接口、L4无人驾驶,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点
      时间:2021-07-06 11:03 作 者:

  从行业生态再到应用落地,每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都集聚了一批首发首展的前沿技术和产品。

  在5日下午举行的探营采访中,记者不仅体验了L4级的自动驾驶,而且还探访了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自主开发的“免开颅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技术。

  开放道路上的自动驾驶

  每逢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自动驾驶体验区都是最热门的区域之一,今年的自动驾驶体验相比往年有何不同?

  记者5日下午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馆路和雪野二路围成的世博“AI赛道”区域内看到,这里不仅有自动驾驶清扫车、自动泊车,还有在开放道路上的自动驾驶应用体验。这条体验路线总长2.8公里,共12个路口,上下车点均在AI赛道(无人驾驶)区域。

  由于是开放道路,世博馆路附近的车辆还不少,路况也较复杂。而在近十分钟的自动驾驶路程中,记者发现,在城区道路的L4级自动驾驶功能,驾驶员的所有操作已全部交给了系统。

  自动驾驶体验区承办方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告诉记者,本次活动首次实现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基于开放道路自动驾驶接驳应用,实现从“封闭场地”到“真实交通”,从“技术探索”到“实际应用”,从自动驾驶“秀场”向自动驾驶“战场”的升级。8-10日大会期间,市民可通过线上预约的方式参加体验活动。

  据介绍,本次体验活动参展企业将超过20家,整体自动驾驶车辆数超过40辆,涵盖多种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包括激光雷达、雷视一体、V2X测试、信息安全等。

  脑机接口

  自动驾驶解决的是我们的出行问题,而应用于临床重大脑疾病诊治和脑功能探索的“脑机接口”,也可以视为是“人机物”三元共融万物感知的核心技术。

  据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介绍,他们自主开发的“免开颅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是解决渐冻症、高位截瘫、癫痫等重大脑疾病的重要手段,未来进一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人脑与AI的融合来增强大脑功能,实现全脑AI交互,释放人脑的全部潜能。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陶虎研究员告诉记者,免开颅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系统分为前端柔性深部电极器件、中端转接单元、后端脑电信号采集传输模块、生物兼容封装材料四部分。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鼠、兔、猴等多种动物模型,并能够实现术后急性信号(术后30min内)采集和长达8个月的稳定神经信号跟踪。

  “我们知道大脑是人类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器官,还是我们相对于其他动物最强大的地方。所以脑机接口核心就是怎么能充分发挥我们大脑的优势。”陶虎告诉记者,脑机接口作为一个了解脑、保护脑、修复脑、调控脑的工具,在临床上可能会发挥重大作用,例如小朋友的自闭症,中青年的抑郁与老年的痴呆,全年龄段的癫痫等等,脑机接口作为一个人类大脑和外界设备直接交流的的渠道,在神经疾病的手段方面会发挥直接的作用。

  “从更长远来看,特别是跟人工智能相结合方面,脑接口作为大脑跟万物相连的渠道,它其实是一个赋能技术,可以把我们的大脑和外面的设备连接起来。”他补充说。

  而相比其他“脑机接口”技术,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的技术有何不同?陶虎介绍,他们这次独创的技术可以把柔性的电极暂时硬化,这样只需要开一个很小的孔,类似做针灸一样直接放入脑袋里,而它到了脑里面又会变软,“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避免开颅手术只做一个微创植入,创口非常小,最终植入尺度小于输液针孔口径。”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