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焦点 >
    第19家民营银行获批成立 这次定位物联网银行
      时间:2019-09-23 09:51 作 者:

  民营银行设立提速。继江西裕民银行在今年5月获批后,日前,无锡锡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锡商银行”)获批筹建,成为江苏省第二家、全国第19家获批的民营银行。

  公告显示,锡商银行定位于物联网银行,主要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物联网等相关科技创新型企业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江西裕民银行和锡商银行的接连获批也反映了政策红利释放之下,民营银行扩容趋势不断升温,目前河南华贸银行也在积极筹备中。

  两家A股上市公司参股

  9月17日晚间,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红豆股份”)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共同发起设立锡商银行,发起人共有8家,拟注册资本为20亿元。依照监管要求,锡商银行将在未来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筹建工作完成后方可向江苏银保监局提出开业申请。

  其中,红豆股份拟以自有资金出资1亿元,持股比例5%;红豆股份控股股东红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红豆集团”)拟以自有资金出资5亿元,持股比例25%。除红豆股份和红豆集团外,还有一家上市公司为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9.95%。另外,第二大股东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认购比例为24%,该公司也是上市公司澄星股份的控股股东。

  除此。剩余四个发起人认购比例分别如下:南京德乐科技有限公司(9.99%)、兴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9.99%)、江苏双象集团有限公司(9.95%)、感知技术无锡有限公司(6.12%)。
  
  根据公告,锡商银行定位于以移动金融和物联网技术为手段,探索和打造物联网银行,拟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物联网等相关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发展提供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构建多层次化的金融市场,提升无锡地区的金融综合竞争力。

  红豆股份表示,设立锡商银行是基于民营银行良好的发展前景,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紧抓物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机遇,发挥锡商银行细分化的战略定位及资源优势,为产业链上的民营、小微企业提供支付、资金等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实际上,在锡商银行获批筹建前,红豆集团在金融业务上已有广泛布局,涵盖小贷公司、财务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金融租赁、私募基金等。其中,记者查询启信宝发现,红豆集团已参股银行包括江苏银行、广发银行、无锡农商行,其中通过江苏红豆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持有无锡农商行4.49%股份,为该行第四大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红豆集团成立于1992年6月,产品从最初的针织内衣,发展到纺织服装、橡胶轮胎、红豆杉大健康、园区开发商业地产四大领域,居中国民营企业百强。集团有十多家子公司,包括红豆股份、通用股份两家主板上市公司,拥有美国纽约、新加坡、西班牙等境外分支机构。

  周海江持有红豆集团 33.86%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是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兼CEO。截至2018年末,红豆集团总资产431.13亿元,净资产138.57亿元,营业收入 182.92亿元,净利润5.57亿元。

  民营银行设立提速

  今年以来,利好民营银行利的政策不断释放,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改革优化金融体系结构,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银保监会此前亦发文表示,将继续按照“成熟一家、设立一家”的原则,有序推进民营银行常态化发展。

  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和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民营银行发展受到高度重视,“扩容”态势营不断升温。今年5月,江西裕民银行获批筹建,彼时距离上一家民营银行取得批筹,已经过去两年多时间。

  民营银行试点启动于2014年,当年5家试点民营银行获批;到了2016年,12家民营银行获批。不过自2017年开始,民营银行设立摁下了暂停键,2017年和2018年两年间无一家获批筹建,银行数量也一直保持在17家。而今年,已有两家银行获批,另外,河南华贸银行也在积极筹备,民营银行设立迎来暖风。

  民营银行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扮演得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在今年8月实行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改革中,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两家互联网银行入选18家报价行,

  不过整体而言,已经开业的17家民营银行经营情况分化较为明显。如在资产规模方面,微众银行以2200.37亿元的规模位列第一(占全部民营银行总资产规模的35%),且较第二名的网商银行(958.64亿元)高出1200亿元。而微众银行与网商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占全部民营银行总资产规模的一半左右。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民营银行面临着资金来源狭窄、资金成本偏高的压力。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民营银行的净息差为3.49%,高于其他类型银行的平均水平。有观点称,民营银行未来需聚焦行业、场景、业务模式,充分利用好股东资源,广泛借力外部合作,依托金融科技动能,持续创新产品。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