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行业 > 交通物流 >
    交通运输怎么低碳?专家建议推进相关能源领域转型
      时间:2021-10-14 14:56 作 者:

  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背景下,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由联合国主办,中国交通运输部、外交部、北京市政府共同承办的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14日至16日在京召开。大会聚焦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所有交通运输方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全球实现可持续交通提供具体解决方案,以帮助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目标。

  “没有可持续的交通,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秘书长、联合国副秘书长刘振民表示,交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新冠肺炎疫情使海运、航空等交通方式运行受阻。面对能源危机、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以可持续方式推进交通领域发展和相关能源领域转型,成为后疫情时代各国促进经济复苏、增强经济韧性的巨大潜力所在。

  交通运输是全球空气和碳污染排放的最大来源之一。交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大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24%。预计未来几年排放量还将大幅增长,进一步加剧气候变化。交通运输引发的空气污染还导致全球约有700万人过早死亡。

  但同时,全世界仍有超过10亿人缺乏足够的全天候道路,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非洲,4.5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0%以上)仍未连接到交通基础设施和系统。

  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背景下,所有交通运输方式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摄影/章轲

  在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周伟看来,相比欧美国家,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量具有占比低、增速快、减排潜力大的特点。

  数据显示,交通运输排放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约10%,公路运输占其中近九成。“十三五”期间,我国全面开展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与2017年相比,2020年铁路货运增量8.63亿吨、水路货运增量9.38亿吨,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减少3.7亿吨。通常情况下,铁路单位货物周转量的能耗和污染排放量约为公路运输的1/7和1/13。

  与2015年相比,2020年我国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7.5%。截至2020年底,我国城市公交、巡游出租车新能源汽车数量分别达到46.6万辆、13.2万辆。

  “中国在可持续交通发展方面成绩显著、值得借鉴,这是联合国选择将中国作为大会承办方的原因之一。”刘振民说。

  交通运输部此前发布的《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称,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的服务性行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积极参与全球交通治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白皮书介绍,进入新时代,中国交通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运输服务能力、品质和效率大幅提升,科技支撑更加有力,人民出行更加便捷,货物运输更加高效,中国正在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

  交通运输部今年5月发布的《2020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4.6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3.8万公里;公路总里程519.8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6.1万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7万公里,全国港口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592个;颁证民用航空机场241个。

  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公路里程已达438万公里,实现了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交通的快速发展,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基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交通保障。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近年来,我国一些省份在推进可持续交通方面进展明显。以江苏省为例,其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15年14.8%下降至1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近日出台的《江苏省“十四五”综合运输服务发展规划》提出,提升绿色智慧的城市出行服务水平;打造集约低碳的运输结构调整示范样板。

  随着城市人口增加,电子商务带动全球贸易增长,交通运输系统在全球发展方面发挥着比以往更关键的作用。

  周伟表示,交通运输行业要建立交通运输碳排放源的监测体系和排放清单,科学合理地确定交通运输碳达峰的峰值和时间,合理确定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目标,重点谋划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同时,强化推进交通运输低碳转型的考核体系建设,健全绿色金融和碳交易市场,强化碳循环技术开发。
 

(第一财经)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